[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927.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刘洪量;张云伟;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9/02;G01C3/00;G01S19/42;G08C17/02;B61K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弯道 钢轨 倾角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固定条放置在两个铁轨的上方,此时检测固定条的下表面是否可以与两个铁轨的上表面相贴合,通过判断检测固定条的下表面与两个铁轨的上表面相贴合,来判断两根铁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倾斜面,在刻度盘上可以读取两根铁轨的倾斜角,实现人工读取,并采用倾角传感器检测两根铁轨的倾角,采用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相结合测量两根铁轨的轨距,实现自动读取信息,并通过5G通信技术将读取到的结果传输至铁路系统服务器存档,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查询不同地点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和轨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火车的速度是很大的,转弯时需要有很大的向心力,如果没有向心力或向心力比较小,它就不能转弯,以致发生脱轨事故,为保证铁路机车车辆顺利驶过弯道,需要采取两项措施:轨距加宽和外轨加高,外轨加高就是将弯道外侧的钢轨加高,使火车向弯道内侧倾斜,利用钢轨的支持力提供一定的向心力。不同的半径弯道的铁路,其钢轨的倾角是不同的,钢轨铺设过程中,需要调节好转弯处钢轨的倾角,以防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轨事故。
因轨道是两根铁轨构成的,其铁轨顶部的宽度是较窄的,现有技术中心由工作人员携带传统的机械尺对钢轨的倾角进行测量,该方式测量精度低且机械尺携带不便;测量数据为手工记录,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困难。其次不方便对其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测量,且外轨加高使两根铁轨的产生倾角的同时还要保证两根铁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倾斜面,才能保证火车的正常通行,因此在检测铁轨倾角时不能单独检测单个铁轨的倾角,需要两根铁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倾斜面的前提下对两根铁轨的倾角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人工读数+自动读数相结合的方式对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进行测量,首先测定两根铁轨的上表面是否处于同一倾斜面,然后通过测量两根铁轨的倾斜角度,本发明还可以测量铁路弯道处的轨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铁路弯道钢轨的倾角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下表面与两个铁轨相贴合,且所述固定条的两端与两个铁轨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
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气泡,且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固定条相贴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块向外界延伸且连接有限位组件,另一个所述支撑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块和固定盘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固定盘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与固定盘的侧壁相贴合,且所述指针的端部指向刻度线的“0”刻度;
所述固定条上还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控制电路板、液晶显示屏、北斗定位模块、5G模块,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固定条的倾角,间接的检测钢轨的倾角,所述倾角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板进行处理,并由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液晶显示屏显示计算得到的结果,北斗定位模块用于定位被测轨道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5G模块将被测轨道的地理位置、倾角信息、轨距信息传输至铁路系统的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该服务器查询不同位置轨道的倾斜角度及轨距信息。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固定条端部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螺纹槽,并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板,且所述压板的侧壁与铁轨相贴合。
所述压板的侧壁与铁轨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第一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