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70075.9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牛慧芳;孟青;李禹昆;张文;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F01N5/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汽车尾气 余热 车辆 挡风玻璃 除霜 系统 | ||
1.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主控芯片、离心风机和汽车的车载蓄电池,所述电磁阀、主控芯片和离心风机均由车载蓄电池供电;
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气动电磁阀,电磁阀的线圈控制端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磁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均与汽车排气管道连通,且电磁阀关闭时排气口为常开状态,电磁阀的出气口回流连接离心风机;
车载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子开关S1,经电子开关S1后连接离心风机,电子开关S1连接汽车内控制面板的手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阀与主控芯片输出端之间设有电磁阀控制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和二极管D1,电阻R1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阻R1另一端和电阻R2串联后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并联于电磁阀两端,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负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于电阻R3和电阻R4的线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蓄电池与控制芯片之间连接有降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为AT89C51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压缩比为1.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汽车的后氧化器装置之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阀的出气口与离心风机之间采用不锈钢管道作为回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0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切削屑料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