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5957.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付本全;张垒;卢丽君;王丽娜;刘璞;刘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烟气 净化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个活性炭仓(1)、浊烟气进入通道(2)、净烟气排出通道(3)、再生烟气进入通道(4)以及再生烟气排出通道(5),每个所述活性炭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阀机构(6),每个所述活性炭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阀机构(7);
每个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具有四个端口,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的第一端口与浊烟气进入通道(2)连通,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的第二端口与再生烟气排出通道(5)连通,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的第三端口与活性炭仓(1)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的第四端口与卸料斗(8)连通;
每个所述第二旋转阀机构(7)具有四个接口,所述第二旋转阀机构(7)的第一接口与再生烟气进入通道(4)连通,所述第二旋转阀机构(7)的第二接口与净烟气排出通道(3)连通,所述第二旋转阀机构(7)的第三接口与活性炭仓(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旋转阀机构(7)的第四接口与装料斗(9)连通;
它还包括活性炭输料皮带(10)、活性炭筛分机(11)以及活性炭送料小车(16),所述活性炭输料皮带(10)布置在卸料斗(8)的下方用于将排出的活性炭运送至活性炭筛分机(11)的进料口,所述活性炭筛分机(11)筛选合格的活性炭经由活性炭送料小车(16)运送至装料斗(9),所述活性炭筛分机(11)筛出的废料通过小车(17)外运;
所述第一旋转阀机构(6)和第二旋转阀机构(7)结构相同,均包括旋转阀芯(12)、旋转阀电机(13)以及限位器(14),所述旋转阀电机(13)用于驱动旋转阀芯(12)转动;
每个所述活性炭仓(1)包括上锥斗(1.1)、炭仓本体(1.2)以及下锥斗(1.3),所述上锥斗(1.1)上设置有若干个活性炭均匀分布器(15);
所述活性炭均匀分布器(15)包括旋转导流板(15.1)和设置在旋转导流板(15.1)上方的旋转杆(15.2),所述旋转导流板(15.1)上开设有若干个花孔(15.3)。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净化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烟气由浊烟气进入通道(2)通入,第一旋转阀机构(6)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吸附状态,烟气从第一旋转阀机构(6)进入活性炭仓(1),经活性炭仓(1)的下锥斗(1.3)、炭仓本体(1.2)、上锥斗(1.1),烟气经由活性炭仓(1)内的活性炭进行吸附净化处理;
2)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活性炭仓(1)顶部的第二旋转阀机构(7),第二旋转阀机构(7)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吸附状态,净化后的烟气经净烟气排出通道(3)排放至烟囱,完成烟气净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再生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再生烟气经再生烟气进入通道(4)进入,第二旋转阀机构(7)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再生状态,再生烟气由第二旋转阀机构(7)进入待再生处理的活性炭仓(1),再生烟气经上锥斗(1.1)、炭仓本体(1.2)、下锥斗(1.3),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再生;
2)再生后的烟气进入第一旋转阀机构(6),第一旋转阀机构(6)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再生状态,再生后的烟气经再生烟气排出通道(5)送入再生烟气治理系统,完成活性炭再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装填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待装填的活性炭仓(1)顶部的第二旋转阀机构(7)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输料状态,活性炭仓底部的第一旋转阀机构(6)在旋转阀电机的作用下,将旋转阀芯旋转至锁闭状态;
2)活性炭由顶部的装料斗(9)落下,经顶部的第二旋转阀机构(7)进入活性炭仓(1),在活性炭下料时,活性炭的下落的冲击力,带动活性炭均匀分布器(15)的旋转导流板(15.1)旋转,在花孔(15.3)的分布作用下,活性炭均匀铺入活性炭仓中,完成活性炭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9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粉挤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斜拉索组合减振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