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石法制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4199.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43 | 分类号: | B01J23/843;B01J23/745;B01J23/72;B01J23/18;B01J23/14;B01J23/06;B01J23/02;B01J27/24;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艳;杨帆 |
地址: | 753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石 法制 氯乙烯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石法制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含氮活性炭、配置吸附液、制备催化剂;所述制备含氮活性炭,包括:活性炭的选取、酸洗、浸渍。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好的低温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仅为100℃时,乙炔空速为30‑40h‑1条件下,其乙炔初始转化率大于99.0%,氯乙烯选择性大于99.5%;所述催化剂在使用1600小时后,其催化性能与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无明显区别;所述催化剂成分配比简洁,成本低廉,对环境危害小;能够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石法制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主要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建材、管材、装饰材料、电线电缆,在包装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聚氯乙烯行业主要以电石法和乙烯法两种工艺并存。受国内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现状限制,我国西部地区聚氯乙烯行业以电石法为主。随着全球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要求,电石法聚氯乙烯所用的催化剂已成为本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催化剂亟待开发及应用。
目前关于电石法聚氯乙烯催化剂的研究主要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以及非金属催化剂。其中,贵金属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稳定系,英国卡迪夫大学Graham.J.Hutchings教授在Au(金)催化乙炔氯化氢气固相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Au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失活机理,并进行了工业化测试,测试结果效果优于有害重金属催化剂,但催化剂价格昂贵,大幅增加聚氯乙烯的生产成本,不具有经济可行性。
非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金属催化剂低,制备所需能耗较高,且步骤繁琐,无法达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非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研究方向为锡、铜、钡、锌、钼、铋等,相较于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低,对环境危害小,且催化活性较高,能够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稳定性存在缺陷,对温度、毒物、机械力、化学侵蚀、结焦积污等的抵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的,申请人还发现,现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非极性分子的吸附能力不佳,催化反应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目前的制备电石法氯乙烯用催化剂,在低温(100℃左右)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活性不佳,反应速率不理想,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也难以提升至理想水平。为追求较好的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反应速率、较理想的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来实现。申请人发现,提高反应温度后,副反应增多、催化剂活性炭孔道堵塞的现象频发;并且较高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催化剂有效成分的流失严重。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无法平衡反应温度与催化效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只能以牺牲催化剂的方式,保证反应顺利进行。由此,研发一种在低反应温度下,仍能够保持优秀催化活性、反应效果以及稳定性的催化剂就尤为重要。
申请号为201610882150.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铜盐、铵盐和磷酸或铜盐、铵盐和磷酸盐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到活性炭载体后,烘干制得催化剂。采用该专利的催化剂对乙炔氯氢化反应进行催化,在反应温度130℃,乙炔空速60h-1条件下,所述氯氢化反应的初始转化率为93.25-96.70%,氯乙烯选择性为99.0-99.2%;并且催化剂1000h后乙炔转化率为85.20-89.32%,均小于90%。申请人试验发现,采用该催化剂进行催化时,反应初期,其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与其所述的技术效果参数一致;但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反应副产物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转化率降低,以及催化剂活性炭孔道堵塞的现象,无法始终保持理想且稳定的反应效果。进一步的,该催化剂采用的混合溶液浸泡活性炭载体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催化活性成分负载率不高,催化活性成分与活性炭结合不够紧密,存在有流失、失效现象;该催化剂1000h后乙炔转化率下降约7.1-11.9%,其长期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的,申请人经试验发现,该催化剂对非极性分子的吸附能力偏弱,成为催化剂反应活性提高的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