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4087.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文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凯茵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23 | 分类号: | B32B7/023;B32B27/30;B32B27/06;B32B3/22;B32B33/00;B32B27/36;C08J5/18;C08L33/12;C08L33/10;C08K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窥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窥基膜和透光处理层,所述透光处理层位于防窥基膜的表面上方;所述防窥基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有若干个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和透光单元依次交替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透光处理层为含有透明填料粒子的透光膜层;
所述透光处理层的材料配比为:丙烯酸树脂10-65%,光引发剂0.03-1.3%,稳定剂0.1-1%,固化剂0.5-2.5%,消泡剂0.05-1 %,稀释剂10-40 %,透明填料粒子10-45%,溶剂 10-35%;所述透明填料粒子的粒径为3-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单元的截面底部为U或V型,所述透光单元的顶部为倒U型,所述防窥单元或透光单元的侧壁与基材层的垂直面的夹角α满足:5°α≤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透光单元之间的中心距与透光单元的高度的比例为1:1.7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透光单元或防窥单元之间的中心距为38μm~75μm;所述透光单元的顶部距离基材层表面的高度为65μm~1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处理层的硬度为3H~9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填料粒子为玻璃粉或亚克力粉;
所述透光处理层为采用包含光学透光树脂和透明填料粒子的混合物通过加热固化和/或UV固化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处理层为采用包含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和透明填料粒子的透光处理材料通过加热固化和/或UV固化得到,所述透光处理层的厚度为2~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所述固化剂为二环脒、六氢苯酐、邻苯二甲酸酐、二甲基二氨二苯甲烷、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所述稀释剂为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丁酯、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异丙酯、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窥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步骤S1,准备防窥基膜;
步骤S2,将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稳定剂、固化剂、消泡剂、稀释剂、透明填料粒子和溶剂按照配比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聚丙烯酸酯涂料;步骤S3,将得到的聚丙烯酸酯涂料涂布于防窥基膜的表面,加热固化和/或在紫外光下固化;或者将聚丙烯酸酯涂料先固化制作成透光膜,然后将透光膜通过胶粘剂与防窥基膜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凯茵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凯茵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0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