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S转座酶与CRISPR/dCpf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其介导的定点整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1777.0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义;王亚丽;高波;王宵燕;陈才;关中夏;石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90;C12N15/62;C12N15/54;C12N15/5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妍妍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s 转座酶 crispr dcpf1 融合 蛋白 表达 载体 及其 定点 整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S转座酶与CRISPR/dCpf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其介导的定点整合方法,本发明通过DNA重组技术,制成转座酶和切割缺陷型Cas酶(dCpf1)的融合表达系统,该系统表达的融合蛋白与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片段、crRNA形成的复合物在crRNA引导下与靶位点特异性结合,在靶位点进行定点整合,从而可以实现基因大片段高效定点整合,同时该技术由于去除了CRISPR系统基因切割功能,避免了脱靶效应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S转座酶与CRISPR/dCpf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其介导的定点整合方法,通过gRNA定点导向,实现在生物基因组中实现转座子定点整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是指与本发明最接近(如用途、功能、结构等)的对比文件。描述背景技术时,要具体介绍其内容(如目的、构成、效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可能条件下说明原因。
CRISPR/Cas9系统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引起广泛关注源于Cong等学者2013年在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报道,它主要基于细菌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即串联调节性间隔重复序列(CRISPR)改造而成。CRISPR/Cas9系统由Cas9蛋白、tracrRNA和crRNA三种成分组成。其中Cas9蛋白本身既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又能与tracrRNA和crRNA复合物结合,该蛋白含有两个独特的活性位点,分别是位于氨基末端的RuvC和蛋白中部的HNH,这两个位点在crRNA的成熟及双链DNA的剪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CRISPR/Cas9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细菌、酵母、拟南芥、玉米、水稻和小麦、线虫、果蝇、斑马鱼、小鼠、大鼠、猪、牛、羊、人以及多个物种细胞系(包括iPS细胞)内源性基因的编辑,包括大基因片段的敲除,基因的敲入,基因精确修饰,已经成功获得猪、牛、羊等大型家畜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转基因动物。
Cpf1蛋白是在CRISPR系统研究中发现的新成员,与CRISPR/Cas9系统相比,CRISPR/Cpf1与其功能类似,但可能更简单、更精准,并能克服原有的CRISPR/Cas9系统应用中的一些限制,在基因组编辑中显示更好的应用前景。CRISPR/Cpf1系统与CRISPR/Cas9系统的差别主要体现在:(1)天然的CRISPR/Cpf1系统在组成上更加简单,仅仅包含一条42nt的crRNA,另外Cpf1蛋白比Cas9蛋白要小,使其更易于被设计和输送至细胞内;(2)CRISPR/Cpf1系统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切割靶DNA。CRISPR/Cas9系统切割靶DNA双链后留下的―平末端‖在修复时容易发生突变,因此严格来讲,CRISPR/Cas9系统对靶基因实行的是破坏而不是编辑,CRISPR/Cpf1系统则在切割靶DNA后留下―黏性末端‖,这可能有助于外源DNA片段的精确整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因组编辑;(3)与CRISPR/Cas9系统类似,CRISPR/Cpf1系统对靶DNA的识别同样依赖PAM序列的存在,不过Cas9系统识别的是前间隔序列3'端的NGG PAM序列,而Cpf1系统识别前间隔序列5'端TTN PAM序列;(4)CRISPR/Cpf1系统会在距离识别位点较远的位置进行切割,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编辑位点。同时,已有研究证明CRISPR/Cpf1系统的脱靶率远远低于CRISPR/Cas9系统。应用CRISPR/Cpf1技术也已经获得基因编辑转基因动植物(水稻、鼠、斑马鱼)。
CRISPR技术对基因小片段进行定点突变效率比较高,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CRISPR技术对基因大片段定点整合需要依赖于内源性同源重组系统,效率还比较低,另外脱靶效应是CRISPR技术的另一主要不足,在生物体庞大的基因组中很容易出现脱靶位点,从而引入意外突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升机电控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少层纳米二硫化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