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0845.1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伦;黄松;庞松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G01R31/62;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空载 损耗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系统,包括测量主机、一次线圈组、二次线圈组以及电流采集器,一次线圈组和二次线圈组均包括线圈导体、电连接端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在对铁芯进行空载损耗测量时,将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组合后并套设在铁芯上,从而减少临时线圈的绕制,降低人力的使用,并且一次线圈组和二次线圈组可以上下组合来增加线圈匝数,以此来适用于多种铁芯测量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在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变电过程中磁场的损耗,变压器的铁芯会消耗一定的电力,因此变压器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严格控制其自身的损耗,特别是控制铁芯空载损耗的大小,一般来说,变压器铁芯在装配完成但还未套装线圈的时候就需要对铁芯进行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测试,如果发现损耗偏高,就能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返厂处理,不必等到产品装配完成才进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对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测量一般都是在铁芯上临时缠绕线圈进行检测,缠绕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并且在缠绕线圈时还会存在线圈圈数数错的情况,整个测量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系统,可以直接套设在铁芯的两端进行测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线圈的匝数,适用于多种测量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系统,包括测量主机、一次线圈组、二次线圈组以及电流采集器;所述一次线圈组和二次线圈组均包括线圈导体、电连接端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线圈导体设置在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连接时使线圈导体组合成完整的线圈,所述电连接端伸入到第一弧形壳体内部,并分别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凹位,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第一金属凹位与第一弧形壳体内部最上端的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第一弧形壳体内部最下端的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测量主机分别与电连接端以及电流采集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侧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点,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第一弧形壳体内部的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壳体侧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凹位,所述第二金属凹位与第二弧形壳体内部的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与第二弧形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嵌入到第二金属凹位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与第二弧形壳体连接形成供铁芯穿过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外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弧形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扣位,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与第二弧形壳体连接时,所述卡扣嵌入到扣位中。
优选的,所述一次线圈组和二次线圈组还包括金属连接杆,所述金属连接杆一端与电连接端电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一弧形壳体内部与线圈导体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杆中部与第一弧形壳体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顶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凹槽以及推杆,所述凹槽连通到第一弧形壳体内部,若干个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上下连接时,所述推杆嵌入凹槽中,并推动金属连接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杆与第一弧形壳体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连接线,所述测量主机通过数据连接线分别与电连接端以及电流采集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红绿指示灯牌,所述测量主机与红绿指示灯牌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