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远程唤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0032.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华;袁晓明;郝明锐;布朋生;吉强;刘志更;焦晓峰;宋栋;陈利东;范江鹏;张鹏;索艳春;陈宁;郝志军;陈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L58/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无轨 辅助 运输 机器人 远程 唤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远程唤醒装置,针对煤矿井下工况和巷道特点,通过接收地面远程调度系统传输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判定的无线信号信息内容,控制唤醒所述蓄电池电源装置,对BMS电池管理单元和整车状态进行检测,在判定BMS电池管理单元和整车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池电源装置使整车高压得电,实现整车行走及油泵启动等功能。通过本发明,能够降低无人驾驶技术事故死亡率、促进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智能化和无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采掘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远程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无轨胶轮车在井下工作时面临着工作环境恶劣、照明不充分、运输道路复杂等问题,以至于人员驾驶的车辆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导致事故率居高不下。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有井下运输系统迫切需求的安全、高效特点,在路面车辆上的应用已逐渐趋于成熟,但是针对煤矿井下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远程唤醒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远程唤醒装置,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机器人设置于矿用无轨辅助运输车上,用于对所述矿用无轨辅助运输车进行控制,包括:
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
其中,所述机械部分为隔爆箱体,隔爆箱体内腔分隔设置主腔和接线腔;主腔通过一主腔门板盖合其敞口,接线腔通过一接线腔门板盖合其敞口;同时,设置两个强电接线柱贯穿主腔和接线腔之间的隔板;
所述电气控制部分固定于所述机械部分内,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地面远程调度系统传输的无线信号,并对信号包含信息进行判断;
动力电池唤醒模块,连接所述矿用无轨辅助运输车的蓄电池电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判定的无线信号信息内容,控制唤醒所述蓄电池电源装置,对BMS电池管理单元上电,使整车低压得电;
自检模块,用于在整车低压得电后,对BMS电池管理单元和整车状态进行检测,确定BMS电池管理单元和整车状态是否正常;
远程唤醒模块,用于在判定BMS电池管理单元和整车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池电源装置使整车高压得电,实现整车行走及油泵启动功能。
其中,蓄电池电源装置包括:开关电源IC1、BMS电池管理单元IC2、整车控制器IC3、继电器控制常开开关IC4、单向导通二极管IC6、第一限流电阻IC7、MOS管IC8、第一无线接收模块IC10、第二限流电阻IC11、第一滤波电容IC12、第二滤波电容IC13、电源模块IC14、第三限流电阻IC15、第四限流电阻IC16、第三滤波电容IC17、发光二极管IC18、第一上拉电阻IC19、第一光耦隔离IC21、单片机IC22、第二上拉电阻IC23、第二光耦隔离IC24、继电器IC25及备用铅酸蓄电池IC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防灭火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