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电极吸附尾气颗粒粗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929.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赵若愚;赵宇;姜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1;F01N3/023;F01N13/1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电极 吸附 尾气 颗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电极吸附尾气颗粒粗滤装置,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连接有颗粒收集罐,筒体上开有进气口,筒体内设置有大孔径过滤网、中孔径过滤网和小孔径过滤网,小孔径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气口,颗粒收集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顶部的颗粒收集通道,罐体上滑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均铰接在罐体的内顶壁上,颗粒收集罐的一侧开有进风口,另一侧开有出风口。本发明能够对尾气中的颗粒物及油泥成分进行粗过滤,过滤效果好,易于维护,过滤后的颗粒物及油泥成分易于收集,节约了后序尾气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电极吸附尾气颗粒粗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程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15L以上大排量老旧在用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及柴油发电机组,存在发动机排量大、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柴油机尾气含油量高,排放颗粒物直径大,已经成为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国内外对柴油机的尾气处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前处理;二是机内净化;三是后处理的研发。长久以来,由于国内柴油品质参差不齐以及对机体结构、部件的改造有限,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要求,加之在用车机况差别大,原排值差,难以对发动机本身进行尾气净化改造。因此,在用车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尾气后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在排气后端加装独立的尾气净化器,其主要结构为氧化型催化器DOC及耦合颗粒捕集器DPF,该形式对于颗粒物的拦截精度可达90%以上,对于气态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但是大排量柴油机排除颗粒物直径大、燃烧不充分导致排出尾气含油量高,极易导致氧化型催化器DOC及耦合颗粒捕集器DPF载体堵塞。造成排气背压升高、净化器净化效率严重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
公开号为CN 210127888U,公开日为2020年03月0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右向左依次分布的并且在直线方向依次连接的一尾气引入机构、一尾气氧化催化机构、一尾气颗粒过滤机构和一净化空气引出机构,其中,所述的尾气颗粒过滤机构包括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一级过滤装置位于所述尾气氧化催化机构与二级过滤装置之间,而该二级过滤装置位于一级过滤装置与所述的净化空气引出机构之间。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器,能够保障作为流体的柴油发动机尾气流动的均匀性,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但是,针对尾气中的颗粒物及油泥成分过滤效果欠佳,增大了后序尾气的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柴油机电极吸附尾气颗粒粗滤装置,本发明能够对尾气中的颗粒物及油泥成分进行粗过滤,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过滤后的颗粒物及油泥成分易于收集,节约了后序尾气处理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柴油机电极吸附尾气颗粒粗滤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连接有颗粒收集罐,所述筒体上开有进气口,所述颗粒收集罐位于进气口下方,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大孔径过滤网、中孔径过滤网和小孔径过滤网,大孔径过滤网、中孔径过滤网和小孔径过滤网依次重叠布置,所述小孔径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气口,所述颗粒收集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顶部的颗粒收集通道,颗粒收集通道的一端与筒体连通,另一端与罐体连通,所述罐体上滑动连接有横截面呈倒“Y”字形的连接件,连接件的顶部位于罐体外,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均铰接在罐体的内顶壁上,所述颗粒收集罐的一侧开有进风口,颗粒收集罐的另一侧开有出风口。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静电吸附电极板,静电吸附电极板呈环状固定在筒体内壁圆周上,隔板位于小孔径过滤网与静电吸附电极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玖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