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联网中车辆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58759.7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路阳;曹先彬;张涛;罗喜伶;王珺珺;许乙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46 | 分类号: | H04W4/46;H04W40/12;H04W4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会英;刘芳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车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中车辆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具体实现方案为: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平均迁移率和预设范围内邻居车辆发送的HELLO数据包;根据平均迁移率和HELLO数据包确定目标车辆待进入簇群中的状态;若确定待进入簇群中的状态为簇成员状态且申请通过加入对应的簇群,当监测到目标车辆在对应簇群中的通讯质量小于预设通讯质量阈值,控制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联网中车辆分簇方法,可以提高车联网分簇中簇群末端车辆节点的通信性能,进而降低末端车辆节点的时延,同时,当目标车辆通讯质量较差时,控制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从而可以降低控制信息发送量,减轻信道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中车辆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交通网络环境下的无线局域通信网络的应用。本质上来说,车联网起源于物联网,具备物联网的三大特征,即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处理。将这三个特征代入车联网中,感知物体就是车辆通过车辆自身所携带的传感器获取车辆自身和车辆周边信息,信息传输则是通过协议和无线通信进行信息数据传输,智能处理则是车辆本身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确切来说,车联网并不只是把车与车连接在一起,它还把车与行人、车与道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等)、车与网络、车与云都连接在一起。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分簇算法是目前车联网的研究重点。分簇算法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一些规则集,将移动节点(一般为车辆)关联到簇群中,并选择一个名为簇头(CH,cluster head)的节点来调解簇群和网络的其他部分。在簇群中未成为CH的成员成为一般簇成员(CM,cluster member)。所以分簇是一种代替物理技术,可以产生层级结构的网络拓朴的策略。
目前分簇算法中被动分簇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方式。被动分簇中车辆通过Hello收发消息进行邻里发现,并通过定义不同的通信状态和状态间的切换,车辆实现了簇群的有序建立、维护和合并。然而被动分簇中簇群末端车辆节点的通信性能往往很差,从而导致末端车辆节点时延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中车辆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目前被动分簇中簇群末端车辆的通信性能往往很差,从而导致末端车辆时延很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搭载在目标车辆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平均迁移率和预设范围内邻居车辆发送的HELLO数据包;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平均迁移率和所述HELLO数据包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待进入簇群中的状态;
若确定所述待进入簇群中的状态为簇成员状态且申请通过加入对应的簇群,则监测所述目标车辆在对应簇群中的通讯质量;
若监测到所述目标车辆在对应簇群中的通讯质量小于预设通讯质量阈值,则断开与对应簇群的连接,并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待进入簇群中的状态为簇成员状态且申请未通过加入对应的簇群,则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则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车辆进入独立簇头状态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
若确定达到预设时间,则执行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平均迁移率和预设范围内邻居车辆发送的HELLO数据包的步骤。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HELLO数据包中包括邻居车辆标识信息、邻居车辆平均迁移率以及邻居车辆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