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782.9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平;何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67/12;H04L67/146;H04L67/1004;H04L6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面向 服务 架构 车载 网络 ecu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和装置,具体包括:基于CAN协议的ECU发送CAN信号给服务转化ECU并经服务转化ECU进行将CAN信号提取有效数据后将有效数据转化为服务;服务提供方通过基于SOME/IP‑SD协议与调用服务的客户端建立创建服务连接;客户端根据需求调用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执行预设任务时,设置于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管理模块监视服务在执行时的行为。通过设置服务转化ECU对CAN协议产生的数据信号转化服务,通在服务执行过程中设置服务管理模块进行监督,同时设置服务可信模块进行决策,解决传统CAN协议ECU与车载以太网ECU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的通信问题,同时能够确保通信过程是安全可靠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 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也伴着科技进步,迈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随着处理器运算能力和硬件的高速发展,汽车整车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鉴于ADAS技术、高品质车载娱乐以及OTA远程升级等新增功能的需求,使得ECU的网络带宽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需求超出了传统车载网络的容量极限。另外,为了提供汽车整车功能,车载ECU数量的增多和待传数据的体量增大,普通的CAN网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特别是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功能需要很大的带宽,这类的需求CAN-FD 也是无法满足的。因此为了满足高带宽的需求,车载以太网由于具备高带宽、低延时以及能够降低车内线束重量而被车载网络引入。尽管车载以太网被引入车载网络,但是传统的CAN网络仍然具备比较大的优点,如高实时、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再加上汽车行业安全标准对新进的技术验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阶段,传统的基于CAN网络的ECU以及基于车载网络的ECU将共存在车载网络中。现阶段,车载以太网通信的ECU在基于AUTOSAR架构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通信,而传统基于CAN网络的ECU并不支持该模式,如何将车载网络中的基于CAN协议传输的ECU 与基于车载以太网传输的ECU在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通信的方法已经成为制约车载网络通信技术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基于CAN协议的ECU发送CAN信号给服务转化ECU并经服务转化ECU 进行将CAN信号提取有效数据后将有效数据转化为服务;
服务提供方通过基于SOME/IP-SD协议与调用服务的客户端建立创建服务连接;
服务转化ECU对有效数据转化为服务前需要判断有效数据是否已经被转化为服务,若有效数据与之前相比未发生变化并且已经转化为服务,则终止转化,若有效数据发生变化或未被转化为服务,则将有效数据转化为服务。
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进一步地,服务转化ECU内的CAN协议栈将CAN信号进行解析后提取有效数据,服务转化 ECU内的服务转化模块将有效数据按照基于AUTOSAR架构的标准协议将有效数据转化为供客户端调用的服务;
所述服务提供方和客户端包括基于CAN协议的ECU和车载以太网协议的 ECU、服务转化ECU。
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进一步地,客户端根据需求调用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执行预设任务时,设置于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管理模块监视服务在执行时的行为;
服务管理模块监视服务以获取预设的事件,然后封装预设的事件和相应的上下文后,发送给设置于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可信模块。
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下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进一步地,服务管理模块监视的服务正在执行的行为并将收集服务执行的行为过程形成的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可信模块;
当发现服务执行的行为具有恶意时,服务管理模块暂停服务执行,并向服务可信模块请求许可并等待来自服务可信模块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冲杆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的表格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