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全覆盖的人体检测和行为判断的方法、系统和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3632.6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招嘉焕;陈小军;陶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24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 地址: | 51065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轿厢全 覆盖 人体 检测 行为 判断 方法 系统 分析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全覆盖的人体检测和行为判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获取轿厢内部、轿厢门口的图像;步骤2: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根据图像识别图像中的人脸;步骤3:在识别特定的人物的动作时,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中的一个为主摄像头且另外一个为辅助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能够获取该特定的人物的全部人脸或其所获取的特定的人物的人脸的图像面积大于辅助摄像头所获取的特定的人物的人脸的图像面积;步骤4:以主摄像头获取的图像分析该人物的动作。该方法结合两个摄像头来分析轿厢内的人的行为,其覆盖全面,分析准确合理,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监控系统和该系统的运行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全覆盖的人体检测和行为判断的方法、系统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CN201810885953.9公开了一种姿势判断方法及装置,其中姿势判断方法,采用阅读机器人进行姿势判断,所述阅读机器人具有用于采集被判断对象的图像的透视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摄像头获取被判断对象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至少包括所述被判断对象的脊柱图片信息;对所述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姿势信息;从所述姿势信息中提取所述被判断对象的脊柱的多个关节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依次连接相邻的所述关节点,以获得关节点曲线;对比所述关节点曲线与预存的标准关节点曲线,得到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所述姿势是否标准;若所述姿势不标准,则执行预设提醒操作,从而实现了对姿势是否标准的准确判断。
在电梯轿厢内,由于空间狭小、人员来往频繁,其采用上述监控方法存在固有缺陷。
目前电梯轿厢内有单摄像头的人体检测机制和设备,通过一个摄像头拍摄电梯门的方向,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判断有无人员进入、已经电梯门开关状态。从而衍生出行梯困人等异常警报的触发。
但会有2个比较常见的缺点:
1、一台摄像机为了兼顾电梯门开关的判断,往往只会对电梯门附近位置进行拍摄。而360相机,在还原图片时候,会造成部分角落的显示丢失,或者是图像变形。因此此台摄像机不会使用360鱼眼摄像头,而是采用一般的非大广角摄像头。那么对于在角落的位置其实无法进行影像的覆盖。
2、针对电梯内的人行为,没有增加姿态判断机制。无法识别出有乘员躺卧在地,或者下蹲、坐倒等姿势。不利于电梯日常秩序维护,或者异常情况下对晕倒人员的及时报警。而下蹲、坐倒等姿势,也不一会在单摄像头拍摄范围之内。
所以,现有的电梯轿厢的人员姿势、动作的判断存在严重不足、准确性不高、检测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全覆盖的人体检测和行为判断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两个摄像头来分析轿厢内的人的行为,其覆盖全面,分析准确合理,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监控系统和该系统的运行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全覆盖的人体检测和行为判断的方法,电梯轿厢内的顶部的对角设置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正对轿厢内部且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的至少部分视野重合;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获取轿厢内部、轿厢门口的图像;
步骤2: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根据图像识别图像中的人脸;
步骤3:在识别特定的人物的动作时,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中的一个为主摄像头且另外一个为辅助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能够获取该特定的人物的全部人脸或其所获取的特定的人物的人脸的图像面积大于辅助摄像头所获取的特定的人物的人脸的图像面积;
步骤4:以主摄像头获取的图像分析该人物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