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2727.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嵩;刘茜;程广文;郭中旭;姚明宇;贾兆鹏;付康丽;蔡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08 | 分类号: | B01D39/08;B01D53/86;B01D53/56;B01J2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硝滤袋 制备 方法 | ||
一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将钛铁矿按硫酸法工艺进行处理,得到偏钛酸浆液,然后加入偏钒酸铵和六水硝酸铈,搅拌形成均匀浆液,将均匀浆液浓缩后进行焙烧,再研磨、过筛,得到低温SCR催化剂复合粉体;将低温SCR催化剂复合粉体与聚四氟乙烯粉体进行球磨,然后加入煤油,陈化,预挤压后挤出低温SCR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棒状料,将其压延成带后,再采用膜裂工艺制备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将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与聚四氟短切纤维混纺,最后采用针刺工艺编织成滤袋。本发明提高了脱硝催化剂活性组分在滤布上的分散性及其与滤布的结合强度,NOx脱除效率高,制备环节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锅(窑)炉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锅(窑)炉烟气净化是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治理的重点。其中,烟气脱硝是治理技术的难点。由于烟气温度偏低、烟气组分复杂,电力行业常用的脱硝技术均不适用于工业锅(窑)炉。滤袋脱硝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借助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滤袋,利用袋式除尘工艺,在低温下实现烟气脱硝。该技术在国外工业锅(窑)炉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滤袋脱硝的关键在于脱硝滤袋的研制。目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涂覆法(CN108970269A,CN104607015A,CN108479218A,CN104524886A,CN108635983A)和浸渍法(CN108816220A,CN105435534A,CN105442305B,CN105521659A)。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制备脱硝滤料,但通常存在脱硝活性组分分散性较差,催化剂与滤袋纤维结合强度较弱,导致滤袋脱硝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这极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
专利(CN110180261A)提到了一种脱硝滤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虽可制备高效的脱硝滤料,但其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复合粉体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溶剂污染,且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增塑剂的后处理困难(乙醇溶液漂洗)、经济性差(相比煤油),增加了工业大规模化生产的难度。
因此,开发新型的脱硝滤袋制备技术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脱硝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铁矿按硫酸法工艺进行处理,得到偏钛酸浆液,然后加入偏钒酸铵和六水硝酸铈,搅拌形成均匀浆液,将均匀浆液浓缩后进行焙烧,再研磨、过筛,得到800目~1200目的低温SCR催化剂复合粉体;
2)将低温SCR催化剂复合粉体与聚四氟乙烯粉体进行球磨,得到混合均匀的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粉体;
3)向低温SCR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粉体中加煤油,密封后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陈化,预挤压后将煤油与粉体混合料挤出,得到低温SCR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棒状料,将低温SCR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棒状料压延成带后,再采用膜裂工艺制备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催化剂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与聚四氟短切纤维混纺,最后采用针刺工艺编织成滤袋。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焙烧的具体条件为:在400℃~500℃的空气中焙烧4h~6h;钛铁矿中二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7%~6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偏钒酸铵的质量为钛铁矿质量的0.25%~0.75%,六水硝酸铈的质量为钛铁矿质量的6%~1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低温SCR催化剂复合粉体的粒径为800目~1200目。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聚四氟乙烯粉体的平均粒径为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