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及装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525.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竹;刘国栋;钱俊宏;吴小龑;陶冶;胡流森;刘婷;刘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稀疏 孔径 成像 系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器(11)及向所述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的若干子望远镜(10)投射光束的光源机构(3);
所述光源机构(3)包括激光器(30)、若干反射镜(32)以及设于所述激光器(30)出射光路上的分束镜(31),所述分束镜(31)用于将激光器(30)的光束分为与子望远镜(10)数量相等的子光束;
所述若干反射镜(32)分别设于若干子光束的光路上,用于使所述若干子光束互相平行且每组子光束各反射到一组子望远镜(10)内;
所述探测器(11)设于所述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的合束机构的像方焦点处,用于采集所述若干子光束的光斑图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镜(31)设于激光器(30)与任意一组子望远镜(10)之间,且分束镜(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激光器(30)的光束垂直于所述分束镜(31)的第一端面,使得激光器(30)出射光的光轴与经分束镜(31)的第二端面射出的一组子光束的光轴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调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20),所述激光器(30)设于支撑机构(20)上,且激光器(30)的出射光路垂直于任意一组子望远镜(10)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0)上设有两组环状的固定架(300),所述激光器(30)穿设于所述两组固定架(300)内,且每组固定架(300)上环绕所述激光器(30)设置有若干紧固件(301),且每组紧固件(301)上朝向固定架(300)环内的一端均抵接于所述激光器(30)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0)上还设有第一承载机构(310),所述分束镜(31)设于第一承载机构(3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机构(310)为手动旋转位移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0)支撑于平台(2)上,所述平台(2)上还设有固定件(33)以支撑反射镜(3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11)为CCD相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整光源机构(3),使照射到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的所述若干子光束互相平行;
S2、采用遮挡子光束的方式,使仅有一组子光束照射到与其对应的子望远镜(10)内;
S3、调整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使探测器(11)上采集到清晰的光斑图样;
S4、逐个取消对余下子光束的遮挡,并于每组子光束取消遮挡后且下一组子光束取消遮挡前,重复步骤S3直到探测器(11)采集到清晰的干涉图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装调装置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调整光源机构(3)包括对激光器(30)、分束镜(31)和若干反射镜(32)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5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