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通压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0596.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超;刘坤;桂立群;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2D27/14;E02D27/48;E21D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通 压力 繁重 路段 道路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压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桩式地锚,作为桩基础;在路基两端固装预应力混凝土洞门,在路基上等距并排沿洞门方向钻孔,生成预留压浆孔洞,路基与洞门均设置在桩式地锚上,洞门底部与桩式地锚连接;在路基内部设置钢管,钢管包括顶部钢管和两侧钢管,在钢管内部设置钢筋;在顶部钢管之间、顶部钢管与土体之间以及顶部钢管之内进行压浆施工。本发明具有技术方面简单先进、安全方面可靠稳定、对原有道路交通影响程度小、主体结构施工便捷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压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飞快,它们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着公共服务,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设施。城市道路工程作为其中代表,近年来其热度尤为突出,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施工如火如荼。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公共汽车行驶速度缓慢,道路堵塞,交通压力日益繁重,解决日益繁重的城市交通压力问题已刻不容缓。
目前城市道路工程相交道路的施工方法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在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过时会因驶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每一个冲突点即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在平面交叉口施工时,需要设置围挡,中断甚至开挖破坏原有道路,在外部进行交通导流,当交通压力繁重时,影响甚大。立体交叉将互相冲突的车流分别安排在不同高程的道路上,既保证了交通的通畅,也保障了交通安全。其可分为跨越道路的跨路桥与下穿道路的地道。但是立体交叉跨路桥造假高昂,对于小规模的相交道路工程适用性不强,并且同样存在中断下部原有交通的问题。现有下穿道路地道多数施工需中断原有交通或者导流改道,如果遇到采用明挖法的情况,甚至破坏原有道路,尤其在交通压力繁重情况下,影响更为严重。无论明挖暗挖开挖,施工过程中都要随时注意土体稳定和地面沉降问题,及时支护尤为关键,并且随时监视可能危及施工安全和周围建筑安全的动态。既影响交通,又在多个方面存在较为重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技术方面简单先进、安全方面可靠稳定、对原有道路交通影响程度小、主体结构施工便捷等优点的用于交通压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交通压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桩式地锚,作为桩基础;
S2、在路基两端固装预应力混凝土洞门,在路基上等距并排沿洞门方向钻孔,生成预留压浆孔洞,路基与洞门均设置在桩式地锚上,洞门底部与桩式地锚连接;
S3、在路基内部设置钢管,钢管包括顶部钢管和两侧钢管,在钢管内部设置钢筋;
S4、在顶部钢管之间、顶部钢管与土体之间以及顶部钢管之内进行压浆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为在相交的原有道路两侧,即洞门两端,使用松木或衫木做地锚地垄柱,打入地层中,并于其前方距地面0.4~0.9m深处,紧贴桩身埋置较长的一根档木。
进一步地,所述S3中钢管的设置方式具体为:顶部钢管横向堆叠,相互错位排列;两侧钢管竖向设置,等距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S2中还包括:洞门底部通过钢丝绳与地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S2中还包括:当荷载较大时,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钢丝绳与地锚连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