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机电促动器、尤其是机电驻车制动促动器的盘式制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39587.9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保尔·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全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55/22 | 分类号: | F16D55/22;F16D65/12;F16D65/14;F16D121/20;F16D127/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潘小军;贾翼鸥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机电 促动 尤其是 制动 制动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机电促动器(2)、尤其是机电驻车制动促动器的盘式制动器(1),其中盘式制动器(1)具有力传递装置(3),机电促动器(2)与力传递装置(3)沿着盘式制动器(1)的轴线(X)作用连接,力传递装置(3)被设立为通过两个制动衬片(4、4a)来压紧制动盘,并且机电促动器(2)包括如下特征:‑驱动轴(6);‑布置在驱动轴(6)上的电马达(7);‑布置在从动轴(49)上的凸轮盘(5);‑和布置在驱动轴(6)上的传动机构(8),以便用于将电马达(7)的转矩传递到力传递装置(3)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具有机电促动器的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用于操纵制动装置的机电促动器众所周知。机电促动器通常包括:用于产生驱动力矩的电马达;传动机构装置、尤其是具有凸轮盘的传动机构装置,以便将驱动力矩、即转动运动转变成用于调节单元的平移运动。该调节单元在制动过程期间通过两个制动衬片来压紧制动盘。为了将车辆刹住,机电促动器具有驻车锁止机构。尤其是为了将机电促动器刹住而存在制动器。在车辆技术领域,通常公知的是可切换的制动器。可切换的制动器应理解为如下制动器,该制动器可以连接和阻断在从动侧的轴与驱动轴之间的力流。
被设立为驻车锁止机构的制动器例如从DE19955080A1中公知。构造为驻车锁止机构的制动器也俗称为制动器。制动器直接与电马达连接。制动器和电马达共同建造在壳体中。丝杠驱动器通过相对于制动衬片水平布置的驱动轴来被刹住,该驱动轴将电马达的转动运动转化成平移运动。制动器利用扩张装置来工作,该扩张装置依赖于转动方向地引起制动器的打开。
EP0275783B1示出了制动器在机电促动器中的另一种布局。制动器将滚珠丝杠驱动器刹住,该滚珠丝杠驱动器通过制动衬片来压紧制动盘。
在DE19650405A1中,滚珠丝杠驱动器同样相对于制动衬片水平地被制动器来刹住,以便实现驻车锁止机构。然而,相对于EP0275783B1而言,该制动器设计为与齿轮形状锁合的(formschlüssig)制动器。
DE19752543A1总体上描述了一种用于机电促动器的电磁制动器,其中电马达的转动运动借助于电磁制动器和可移动的销被直接固定。在此,该销相对于电马达的轴成90°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在本申请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并且提供一种具有机电促动器、尤其是机电驻车制动促动器的盘式制动器,该盘式制动器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且具有易于使用的紧急解锁装置。
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来被解决:盘式制动器具有机电促动器,该机电促动器具有电磁制动器、驱动轴、传动机构和电马达,并且该电磁制动器在驱动轴上形状锁合地布置在电马达与驱动轴的驱动轴输出端之间。为了在车辆停车且断电时利用机电促动器来实现驻车制动功能,必须通过电磁制动器来实现形状或力锁合。电磁制动器优选地布置在机电促动器的力矩流/力流的部位上,即在驱动轴上形状锁合地布置在电马达与驱动轴输出端之间,其中要由电磁制动器传递的转矩最低,以便使电磁制动器的构件保持得尽可能小且成本低廉。要由构造为减速器的传动机构直接传递给电马达的转矩应被理解为转矩。
在一个扩展方案中,要由电磁制动器传递的转矩在电马达与凸轮盘之间的驱动轴上最低。在驻车制动功能期间,电磁制动器通过驱动轴和传动机构来锁住凸轮盘。在电马达上,所要刹住的力矩最低。电马达优选具有约为10Nm的转矩,这通过传动机构优选地以1:25来转换,使得电马达就机电驻车促动器而言在凸轮盘上产生多达250Nm的转矩。即在电马达上针对10Nm产生用于通过压缩弹簧来刹住的轴向力要比在电马达的输入端上针对250Nm产生用于压缩弹簧刹住的轴向力更容易。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电磁制动器在电马达的对置侧轴向地布置在传动机构输入端上,由此形成结构空间优点并且机电促动器总体上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全球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全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