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8822.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弘峻;张天豪;胡云钦;常红燕;施明宏;陈政鸿;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43;G09F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结构 阵列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该像素结构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像素电极相对第二像素电极靠近于第一数据线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均靠近于第一数据线设置;第一漏极与第一像素电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走线,第二漏极与第二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与第一连接走线对应使得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电容匹配的第二连接走线。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能够提高像素电极对称性和像素开口率,提高显示亮暗均匀度,提高显示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采用双栅像素驱动结构,使得栅线增加一倍,同时数据线减少了一倍,能够降低驱动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采用双栅驱动的像素结构中,若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连接至同一数据线且对称设于数据线两侧,则易出现竖纹等不良。若为了提高显示品质,可使得以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为一组,连接至同一数据线且均设置于数据线同侧,而同列中相邻的两组像素连接至不同数据线,则可令一组像素与其上下左右的像素组的极性均相反,由此来改善显示品质。
但此种设置将出现连接至同一数据线的两个像素单元至数据线的距离不同,而这样将容易出现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电容不匹配,使得亮暗分布不均造成显示不良;若为了改善电容的不均将薄膜晶体管设置在两个像素单元之间来达到电容匹配的目的,则会降低像素开口率或者令像素电极对称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旨在提高像素开口率和像素电极对称性,保证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容匹配,以提高显示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像素结构,包括:
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与所述第一栅线连接的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的第一漏极;
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与所述第二栅线连接的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的第二漏极;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对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靠近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设置,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均靠近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设置;
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对应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电容匹配的第二连接走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且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形状一致且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