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提取DHA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0357.6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丁少云;黎峰;陈振强;张洪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N1/16;C12N1/20;C12R1/125;C12R1/7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周全英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提取 dha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提取DHA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混合的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菌对裂壶藻进行发酵,将破壁过程和DHA富集过程相联合,使在破壁的同时对DHA进行富集提取,提高了裂壶藻的破壁率以及DHA的提取率,并减少腥味的产生,降低后续脱臭工序的难度,所得DHA藻油成品无溶剂残留,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提取DHA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第一个不饱和键出现在碳链甲基端第三位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以油脂形式存在。人的乳汁中含有DHA,DHA和胎儿的认知有关,其对大脑思维和记忆形成过程有直接影响,并能改善视敏锐性,促进视功能的发展[1-2]。医学上也已经证明它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有治疗作用[3-5]。如今市面上在售的DHA产品有很多,涉及饲料、奶粉、饮品等,其市场价值还在不断挖掘。生产DHA的传统来源是海洋鱼油,但鱼油存在着加工成本高、易氧化的缺点。海洋微藻和海洋真菌作为DHA的新来源,比鱼油更有优势,利用这些新资源生产DHA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微藻和真菌发酵生产DHA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裂壶藻是一种类藻异养的海洋真菌,是目前用于商业化生产DHA的高产菌种之一。裂壶藻的脂质主要存在于由细胞壁包裹的裂壶藻细胞内。其中,总脂肪酸中有35%-45%为DHA[6]。裂壶藻细胞壁比较厚且结构紧密,如何高效破壁成为提高油脂和DHA提取率的关键[7]。目前,可采取三种方法对藻体细胞进行破壁,分别是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有反复冻融法、高压匀浆法、珠磨法等;化学法有有机溶剂法和碱热法;生物法有酶溶法,包括溶菌酶法和自溶酶法等[8]。
其中,反复冻溶法涉及的高温可能会带来藻体和藻油一些不良的变化[9];高压均质机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破碎效率高,但是能耗高,设备费用较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10];珠磨法设备成熟,便于控温,易于放大,劳动强度低,是规模化破壁常考虑的方法,其主要缺陷是机械摩擦造成能量损失,并影响生物产物的活性[11];有机溶剂法破壁效果好,但可能存在溶剂残留问题,而碱热法还可能引起目标产物变性分解[12];酶溶法破壁条件温和、耗能少,可达到良好的破壁效果,但由于常需用到多种酶进行组合,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13-15],另外由于酶解时藻细胞内容物质大量渗出,故收集的油脂腥味很重[1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酵提取DHA的方法,以提高裂壶藻的破壁率以及所得DHA藻油成品中的DHA含量,同时使所得DHA藻油成品无溶剂残留,降低后续脱臭工序的难度,成本更加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提取DH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裂壶藻藻粉和水混合,得到发酵培养基;
(2)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液,发酵后静置或离心,得到第一DHA粗油;
(3)将所述第一DHA粗油在-10~0℃下冷冻后,过滤或离心,得到第二DHA粗油;
(4)将所述第二DHA粗油脱色后,脱胶脱臭,加入抗氧化剂,得到DHA藻油成品;
其中混合菌液中包括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