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152.8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前兵;边东生;王凯;卢明军;王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 城市 客车 减震器 支架 总成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结构,包括固定底板、L型结构件、L型加强件、异形加强筋和轴套,L型结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垂直第二侧板并且第一侧板底端连接第二侧板头端,第二侧板尾端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第二侧板与固定底板垂直,第一侧板与固定底板平行,并且第一侧板的顶端开设凹槽,轴套通过凹槽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加强件包覆在L型结构件外侧,异形加强筋设于第二侧板与固定底板的连接处。本发明利用L型结构件取代固定支架本体,达到支撑连接效果的同时,避免模具开发导致的成本,减轻结构重量,通过设置异形加强筋和L型加强件进一步增强L型结构件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客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城市客车作为国家大力推广使用的车型也是现在每个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主干道四周的小微街道星罗棋布,但这些地方路面普遍较狭窄,不适合大型公交车的开行。因此,公交企业只能通过采购小型车辆来解决这些区域居民的出行问题。微循环公交线路以路程短、站点少、速度快、客流相对集中为显著特点,往往用于从公共交通主干道出口到市民聚居区或工作单位的接驳运输,是现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有效补充,其与主干道接驳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现代有机公共交通网络,提高了乘客出行与公交运营效率。由于客流限制,微循环公交线路上往往使用较小的车型,大多数为8米客车,它们便于在较窄的道路行驶,路权占用少,单车运送效率高,与传统公交相比,能高效应对交通拥堵,并快速疏散密集客流。
目前,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常用的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整体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现用结构的固定支架本体采用的结构为整体式铸造件,其前期需要开发模具实现产品的制造增加了整车的开发成本,且其整体的重量较重,不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2.现用结构的盒型底座采用的是空心矩管,整体强度不及整体式厚板,存在运行中断裂的风险,需要定期检查,增加了后期运营安全隐患和整车的运营维护成本;
3.现用结构的固定支架本体与盒型底座采用螺栓加螺母的连接方式,此种连接方式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维护,不然有松脱的危险且增加了整车的运营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少片簧前板簧悬架结构的纯电动城市客车的特性,通过调整少片簧前板簧悬架的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整体设计结构,使其满足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整体设计的结构需求以及长期超负荷运营的恶劣条件,同时也保证了整车安装、维修的便利性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减震器上支架总成的结构,所述减震器上支架总成包括固定底板、L型结构件和轴套,所述L型结构件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构成,第一侧板垂直于第二侧板并且第一侧板底端连接第二侧板头端,所述第二侧板尾端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第二侧板与固定底板垂直,第一侧板与固定底板平行,并且第一侧板的顶端开设凹槽,所述轴套通过凹槽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L型加强件,所述L型加强件底端连接固定底板,顶端连接轴套,L型加强件匹配L型结构件包覆在L型结构件外侧;通过L型加强件充分保证L型结构件的强度,进一步牢固连接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与固定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异形加强筋,异形加强筋位于L型结构件的外侧面;通过异形加强筋支撑L型结构件,增强L型结构件与固定底板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为中空圆柱体,通过凹槽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且轴套向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伸出第一侧板;用于保证与车身其他部件相适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顶端开口的圆形,凹槽内径与轴套外径适配,并且凹槽开口小于轴套外径;进一步确保与轴套牢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