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3490.9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1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森;沈奎;李战卫;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27/02;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表面 质量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在轧辊平立交错的生产线上,轧制横截面尺寸为(140~150)mm×(140~150)mm坯料,碳含量≤0.45%,开轧温度控制在990‑1030℃,设计第1、2、3台轧机孔型为方孔、椭方孔以及椭圆孔。控制轧辊冷却水压力为0.2‑0.3MPa,水温为20‑40℃等。本发明通过对开轧温度、粗轧孔型、尺寸、延伸系数、咬入角、充满度以及冷却水压力和水温等参数进行控制,提高了轧制过程中变形的均匀性,避免角部低温塑性变形区的产生,从而减少盘条表面发纹的形成,有效地降低了盘条冷镦开裂率,提高了盘条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质量是线材产品质量的重要的评价指标,表面质量可影响材料的冷镦性能、疲劳寿命、拉拔性能等。冷镦钢是在室温条件下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挤压变形,用于生产紧固件、异型件的材料,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加工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冷镦钢必须有良好的冷镦性能,据统计,70%以上的冷镦开裂均是表面质量差导致的,因此,冷镦钢是对表面质量要求极为苛刻的钢种,如何提高表面质量是技术人员的最核心的工作。常见的表面质量问题有发纹、划线、结疤等。发纹是在盘条表面、平行于轧制方向,呈多条簇状分布,且位于坯料角部,无明显脱碳现象,深度一般小于0.1mm。发纹主要是在粗轧过程产生的,坯料在咬入孔型过程中,与粗轧辊接触,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到700℃以下,由于角部为二维传热,温度更低,而此时坯料角部位置由于轧制和孔型约束承受较大的变形,从而造成角部成为典型的低温塑性变形区,金属塑性流变下降,导致角部表面金属出现褶皱,经过数道轧制,遗传到盘条表面而形成发纹,盘条规格越大,粗轧后变形量越小,发纹控制难度越大。
本发明通过对粗轧孔型设计,合理匹配变形量、咬入角、充满度,控制开轧温度以及粗轧轧辊冷却水的压力和温度,提高了粗轧过程中坯料变形的均匀性,避免坯料角部低温塑性变形区的产生,从而减少盘条表面发纹的产生,有效地降低了盘条冷镦开裂率,提高了盘条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盘条表面发纹的产生,降低冷镦开裂率,提高盘条表面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包括:
(1)坯料碳含量按质量百分比≤0.45%,开轧温度为990-1030℃;
(2)粗轧轧辊为平立交错设置,第1、2、3台轧机孔型为方孔、椭方孔以及椭圆孔,延伸系数分别1.396±0.005、1.238±0.005和1.448±0.005;
(3)第1-3台轧机咬入角分别为21±1°、20±1°和19±1°;
(4)第1-3台轧机孔型的充满度分别为92.9±0.5%、88.4±0.5%、92.0 ±0.5%;
(5)第1、2台轧机孔型的圆角分别为23±1mm和17±1mm,槽深宽度分别为148±1mm和97±1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中,坯料横截面尺寸为 (140~150)mm×(140~150)mm,盘条规格≥Φ16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中,第1-3台轧机轧辊冷却水压力为0.2-0.3MPa。
优选的,在上述的提高盘条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中,第1-3台轧机轧辊冷却水水温为2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粗轧孔型设计,合理匹配变形量、咬入角、充满度,控制开轧温度以及粗轧轧辊冷却水的压力和温度,有效减少了盘条表面发纹的产生,降低了冷镦开裂率,提高了盘条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