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门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152.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锋;刘江虹;刘嘉琳;刘铖;粟梅;王润卓;杨逸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06;G08B25/08;G08B7/06;G16Y20/1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周乃鑫;包姝晴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门锁 系统 | ||
1.一种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00);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的传感器模块(300)、通讯模块(400)和解锁模块(200);
所述传感器模块(300)用于探测室内环境得到环境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10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判断,在发生火灾时,所述控制模块(100)生成临时密码;
所述通讯模块(400)将接收到的所述临时密码发送给联系人;
解锁模块(200)用于根据输入的原始密码或所述临时密码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00)包括:烟雾传感器(3001)和火焰传感器(3002);
所述烟雾传感器(3001)用于探测室内烟雾情况,根据所述烟雾情况生成烟雾信息,并将所述烟雾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0);
所述火焰传感器(3002)用于探测室内火焰情况,根据所述火焰情况生成火焰信息,并将所述火焰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0);
所述控制模块(100)将接收到的所述烟雾信息和所述火焰信息分别转换成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报警预设阈值和第二报警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当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大于所述第一报警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大于所述第二报警预设阈值时,则发生火灾;其他情况时,则未发生火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003);
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用于探测门锁壳体表面温度,根据所述门锁壳体表面温度生成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0);
所述控制模块(100)将所述温度信息与第三报警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当所述温度信息大于所述第三报警预设阈值时,则火势蔓延至房屋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400)包括:SIM卡模块(4001)和无线模块(4002);
所述SIM卡模块(4001)和无线模块(400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
所述SIM卡模块(4001)用于将所述临时密码通过短信形式发送至所述联系人;
所述无线模块(4002)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和火灾与非火灾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物联网云平台(1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模块(200)包括按键模块(2001)、指纹识别模块(2002)和人脸识别模块(2003);
所述按键模块(2001)、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002)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3)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
所述按键模块(2001)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系统进行密码设置,并通过所述原始密码解锁;火灾发生时,根据所述原始密码或所述临时密码解锁;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002)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系统进行指纹设置,并通过将扫描的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匹配,匹配结果一致则解锁;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3)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系统进行人脸设置,并处理采集的人脸图像,得到人脸数据信息,通过将所述人脸数据信息与人脸识别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匹配,匹配结果一致则解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103)用于储存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火灾与非火灾的状态信息,用户可通过PC端浏览器或者手机软件进行远程访问所述物联网云平台(10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101),其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用于显示火灾与非火灾的状态信息的标识、与物联网云平台(103)是否连接的状态标识、手机移动通信信号值、手机卡网络运营商注册状态标识、当前日期时钟;运行设置功能时,显示设置界面、设置参数和必要的操作提示;操作解锁功能时,显示必要的操作提示以及解锁成功或者失败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1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