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过载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0900.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段勇亮;阮红霞;张宇沛;王辉;伍心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3/02 | 分类号: | F16F3/02;F16F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减振器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动力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包括:螺母,承力接头,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外壳体,减振器下定位件,专用螺栓,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压缩弹簧;减振器下定位件固定在直升机机体结构框上,且所述专用螺栓的下部穿过所述减振器下定位件;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下定位件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压缩弹簧套在专用螺栓的第一凸台下方,且通过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下定位件上的凹槽定位;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承受大过载,满足耐坠毁能力的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动力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过载减振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直升机上主要有两种安装类型,即刚性安装和弹性安装。刚性安装设计较为简单,且容易满足耐坠毁设计要求,但对振动水平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弹性安装有利于改善直升机的振动,降低直升机的振动水平,但通常无法承受较大的过载,更无法满足耐坠毁设计要求。
为同时兼顾刚性安装和弹性安装的优点,既要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又得满足工作中产生的复杂高载荷,同时还得兼具一定的耐坠毁能力,关键在于安装减振器的设计。当前使用的减振器材料,一种是掺有某些特殊添加剂的橡胶,另一种是采用金属形式(如弹簧)。橡胶减振器在受到特别大载荷时,橡胶材料容易损坏,直接导致发动机安装失效;弹簧形式的减振器,在遭遇大过载时,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引起发动机的安装状态偏离设计点,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输出轴与主减速器输入轴的同轴度超出设计指标,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既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承受大过载,满足耐坠毁能力的减振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包括:螺母1,承力接头2,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外壳体5,减振器下定位件6,专用螺栓7,第一碟簧8,第二碟簧10,压缩弹簧11;
其中,专用螺栓7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台;承力接头2、减振器上定位件3通过螺母1压紧在专用螺栓7的第一凸台上;
减振器下定位件6固定在直升机机体结构框9上,且所述专用螺栓7的下部穿过所述减振器下定位件6;
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
压缩弹簧11套在专用螺栓7的第一凸台下方,且通过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上的凹槽定位;
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压缩弹簧11外侧设置减振器外壳体5;
在所述减振器外壳体5和压缩弹簧11之间的环形腔内放置多个第二碟簧10;
多个第一碟簧8套在所述专用螺栓7的螺栓头与直升机机体结构框9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大过载减振器还包括: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
所述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设置在减振器外壳体5外侧。所述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用于对大过载减振器内部的弹性元件进行保护
(2)所述大过载减振器还包括:所述专用螺栓7根部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设置能够增加专用螺栓7的根部强度,提高大过载减振器的安全系数
(3)减振器上定位件3的外圈与第二碟簧10的内圈之间留有间隙,且在大过载情况下减振器上定位件3的外圈与第二碟簧10的内圈有接触。在大过载情况下第二碟簧10能够分担压缩弹簧11的部分载荷,对压缩弹簧11起到限位和保护作用
(4)减振器下定位件6上设置有专用螺栓7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为上大下小的结构。防止装配误差引起专用螺栓7偏斜带来专用螺栓7根部产生的弯曲应力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