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溺水救生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0255.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4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溺水 救生 | ||
汽车溺水救生盖,包括有救生盖、浮球装置以及充气装置,浮球装置以及充气装置安装于救生盖上,救生盖安装于汽车上,救生盖包括有外壳、支撑弹簧、密封垫、救生装置以及呼吸装置;使用时,汽车掉入水中后,双手抓住并转动救生装置的转盘手把,将其卡盘的卡板转动到对准车顶板的救生孔的缺口的脱卡位置;以及利用充气装置的压缩空气瓶向浮球装置的充气球充入压缩空气,利用充气球将车内逃生人员经救生孔拖离溺水汽车,并浮到水面;同时,为逃生人员提供呼吸装置,以供逃生人员呼吸作用,解决汽车溺水的逃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溺水救生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极少设有溺水逃生装置,当汽车掉入水中后,车门难以打开,通常不用很长时间,就会沉入水底,造成车内人员溺水身亡,一种汽车溺水救生盖已成为汽车溺水逃生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溺水救生盖,用于溺水汽车的车内人员的逃生,增加逃生人员的逃生机会。
本发明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溺水救生盖包括有救生盖、浮球装置以及充气装置,浮球装置以及充气装置安装于救生盖上,救生盖安装于汽车上;救生盖包括有外壳、支撑弹簧、密封垫、救生装置以及呼吸装置,汽车的车顶板设有救生孔,外壳通过救生孔与救生装置连接,支撑弹簧以及密封垫设于外壳与车顶板之间;浮球装置包括有充气球、球座以及充气嘴,充气球与球座密封连接,充气嘴安装于球座上,球座与充气球连通;充气装置包括有压缩空气瓶以及充气阀,充气阀安装于压缩空气瓶上;充气嘴位于充气阀的斜对面;救生装置包括有卡盘以及转盘手把,卡盘与转盘手把固定连接,球座与外壳固定连接,卡盘与压缩空气瓶固定连接,压缩空气瓶设有内螺纹接口,球座设有外螺纹接头,压缩空气瓶通过其内螺纹接口与球座的外螺纹接头动配合连接,将救生盖与卡盘安装于汽车的车顶板上;救生孔设有缺口,救生孔与缺口相互连通;卡盘设有卡板,卡盘卡板一体构成,或者,卡盘与卡板连接在一起;呼吸装置包括有透气帽、透气管以及透气鼻插头,透气帽通过透气管与透气鼻插头连通,透气帽与外壳动配合连接,透气鼻插头位于驾驶室内。
救生装置的初始状态是:救生装置卡盘的卡板未对准车顶板的救生孔的缺口;充气装置以及浮球装置的初始状态是:压缩空气瓶储存有压缩空气,充气阀关闭,充气球未充气,充气阀未对准充气嘴;救生盖的初始状态是:外壳通过密封垫与车顶板密封连接,支撑弹簧为压缩弹簧,支撑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外壳通过球座的外螺纹接头以及压缩空气瓶的内螺纹接口与救生装置的卡盘连接在一起;呼吸装置的初始状态是:透气帽未升起,透气帽透气孔未与大气连通。
汽车溺水救生盖的使用方法是:汽车落水后,车内人员逃生时,用手抓住救生装置的转盘手把,按设定的转向转动卡盘,使卡盘的卡板对准车顶板的救生孔的缺口;卡盘的卡板对准车顶板的救生孔的缺口时,救生盖的外壳在其支撑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弹起,卡盘以及卡板经准车顶板的救生孔以及缺口上升,使外壳与车顶板分离;同时,转动卡盘时,充气装置的压缩空气瓶跟随卡盘转动,压缩空气瓶上的充气阀跟随压缩空气瓶转动,当卡板对准缺口时,充气阀对准浮球装置的充气嘴,使充气阀与充气嘴连接;同时,充气阀的阀芯顶杆被充气嘴顶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由充气阀经充气嘴进入浮球装置的充气球,使充气球充满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瓶向充气球充入压缩空气后,充气球膨胀,膨胀的充气球顶当透气帽上升,使当透气帽的透气孔上升到外壳上面;当汽车未沉入水中时,车内人员推开汽车溺水救生盖,由车顶板的救生孔逃生,并以汽车溺水救生盖作为救生圈使用;当汽车沉入水中时,车内人员将透气鼻插头插入鼻子内,当卡板对准缺口时,救生盖以及浮球装置在支撑弹簧弹力以及水的浮力的作用下上升,车内人员手抓救生装置的转盘手把,跟随救生装置由车内经车顶板的救生孔上升浮到水面,并以汽车溺水救生盖作为救生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