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5969.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珊;廖桂香;西永在;王浩;曹展宏;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300309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器用 六面体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包括吊舱主体,吊舱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壳,固定壳顶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卡板,卡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保护壳,固定壳内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固定壳与T形块以及传动条与传动齿轮的配合,使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对吊舱进行更加快捷的安装与拆卸,且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以及第二螺纹杆与第一固定体的配合,使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对六面体固定的更加的紧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飞行器可以通过加装吊舱可以使飞机拥有其本身所不具备的功能,并在吊舱的顶部装配六面体,然后通过六面体对电磁接收器框架进行稳定固定,但是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对吊舱与飞行器之间不便于取下和安装,且在使用时对六面体的固定不够紧固,使得六面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对吊舱与飞行器之间不便于取下和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行器用六面体固定装置,包括吊舱主体,所述吊舱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顶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保护壳,所述固定壳内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与支撑板焊接,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底部固定有传动条,所述传动条两端的顶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部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顶部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的四个端角均开设有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吊舱主体内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壳,两个所述支撑壳之间装配有六面体,所述支撑壳的顶部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侧且与第一齿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底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五支撑块,所述第五支撑块的一侧与支撑壳固定,所述第六锥齿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体;
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支撑块的底部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一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块,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顶部且与T形块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T形块与固定壳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且与卡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方形槽,所述固定壳与卡板通过方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壳的内部且与第一固定体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壳与第一固定体通过通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传动电机之间、蓄电池与无刷电机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全灌浆套筒
- 下一篇:一种多孔低压连接器插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