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15713.7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林 |
| 主分类号: | B08B17/04 | 分类号: | B08B17/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楠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防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设置有固定板,各固定板的底端均和底座的顶端接触,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轴,各限位轴的圆周外壁均套装有第一弹簧,各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架板,各架板的底端均和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轴的远离底座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底座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的远离底座的一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板,悬挂板的前端远离底座的区域铰接有转接轮,转接轮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绳槽,绳槽的内壁和连接绳的圆周外壁接触;其防尘效果较好,便于使用者拿取遮挡物,实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部件,上面覆盖较多的尘土之后会影响其使用寿命,现有的防尘方法是使用盖板盖住,防尘效果较差,或者将其放在较远处,不便于使用者拿取,实用性较低。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7518119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包括电箱本体,所述电箱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卡槽,电箱本体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尘垫,第一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卡接在第一卡槽内,电箱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三卡槽。该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达到了使第二固定板紧贴电箱本体的效果,具备了阻隔灰尘从左右两侧进入第三空腔的功能,具有防尘的优点,达到了使第三卡块上下移动的效果,具备了使第三卡块卡接在第三卡槽的功能,具有使紧贴电箱本体,从而达到防尘效果的优点。
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拿取遮挡物,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效果较好,便于使用者拿取遮挡物,实用性较高的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均设置有固定板,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均和所述底座的顶端接触,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轴,各所述限位轴的圆周外壁均套装有第一弹簧,各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架板,各所述架板的底端均和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的远离所述底座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底座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前端远离所述底座的区域铰接有转接轮,所述转接轮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绳槽,所述绳槽的内壁和所述连接绳的圆周外壁接触,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和所述支撑座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撑座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的左端和右端均和各对应所述连接绳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端均和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块的上侧设置有防护桶,所述防护桶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防护桶的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设置有和所述限位轴相对应的卡槽,所述限位轴的靠近底座中部的一端均插入各相对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防护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加长板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顶端和所述加长板的底端接触,所述支撑管的底端连通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防护桶的顶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防护桶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底端和所述通气孔相通,所述过滤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林,未经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