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通信线材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5111.1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1/02;H01B7/02;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9/00;H01B11/00;H01B11/04;H01B11/1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谭典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真空 环境 通信 线材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通信线材,包括线缆本体,线缆本体包括通信线、动力传输线、绝缘层、编织层和外护套,通信导线每2根绞合成一根对角线,通信线至少设有4根,通信线动力传输线每两根和一根对角线间距设置,动力传输线至少设有4根,两根对角线和四根动力输出线围成一个环形结构,绝缘层紧密包覆在每根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外表面,编织层设置在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外侧,外护套紧密包覆在编织层外表面;本发明将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分隔设置,在通信线外侧设置内包带层,通过对应生产工艺进行绕包外包带层和编织层,保证通信线材在真空环境下信号传输和电力传输可以正常作业,线外不受真空环境变得易脆裂,填补了行业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线材技术领域,尤其用于真空环境下的通信线材,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通信线材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线电缆行业能应用于超真空环境的电缆几乎空白,真空度温度 -220℃以下或310℃以上时,常规材料在次述环境中短分子链析出较大,总质量损失>2.0%,挥发可凝物而且易脆裂,使得超真空环境中信号传输和电力传输几乎不可能实现,使得军事工业、宇航领域、真空医疗在该方面的需求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通信线材,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包括通信线、动力传输线、绝缘层、编织层和外护套,所述通信导线每2根绞合成一根对角线,所述通信线至少设有4根,所述通信线所述动力传输线每2根和1根对角线间距设置,所述动力传输线至少设有4根,2根所述对角线和4根动力输出线围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绝缘层紧密包覆在每根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外表面,所述编织层设置在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外侧,所述外护套紧密包覆在编织层外表面。
较佳的,四根所述通信线外侧还设置有内包带层,所述内包带层紧密包覆在绝缘层外侧,所述内包带层由PTFE和PET制成。
较佳的,所述编织层内还设置有外包带层,所述外包带层紧密包覆在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的外侧,所述外包带层由PTFE和铝箔制成。
较佳的,所述线缆本体还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填充在两根对角线和四根动力输出线围成的环形结构中心。
较佳的,所述通信线采用7根φ0.254mm的高精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且镀层厚度至少为2μm。
较佳的,所述动力输出线采用19根φ0.25的高精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而成,且镀层厚度至少为3μm。
较佳的,所述绝缘层是聚酰亚胺薄膜层。
较佳的,所述编织层由聚醚醚酮纤维丝制成。
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通信线材的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绞合芯线层:选用7根φ0.254mm的高精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制成通信线,选用19根φ0.25mm的高精镀银铜合金导体绞合制成动力传输线;
S2、绕包绝缘层:将通信线外侧按照对应条件绕包绝缘层和内包带层,对应条件为通信线对导体外侧绕包角度为40°、绕包重叠率40%、通信线对绝缘层外径控制在0.9mm-1.0mm;将动力传输线外侧按照对应条件绕包绝缘层,对应条件为动力传输线对导体外侧绕包角度为40°、绕包重叠率52%、动力传输线对绝缘层外径控制在1.75mm-1.85mm;
S3、绝缘层烧结熔封:采用100m长的烧结炉,将绕包好的通信线和动力传输线放置在烧结炉内,经400℃高温循环烧结,通过F4胶熔融后将各绕包层空气排出形成密封,冷却后取出;
S4、对绞:将每两根通信线通过高精度65%的退扭对绞以一定节距进行对绞,获得对角线;
S5、成缆:将2根对角线、4根电力传输线和填充层以65%的退扭成缆机进行成缆,获得成缆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GA芯片焊点质量红外无损检测方法
- 下一篇:柔性电动清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