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4379.3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02 | 分类号: | B22C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发动机 缸体 型砂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原料组成:回用旧砂:80.0%‑85.0%、膨润土:6%‑7%、添加剂4%‑5%、新砂:5‑10%,含泥量8‑10%、水分2.5‑3.0%。本发明的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通过过控制不同原辅材料参数,锁定不同成份及其之间比例,较常规型砂具有强度高、溃散性好、水份低及韧性好等性能,能够解决高温浇注缸体表面砂眼及烧结等缺陷。型砂配方辅料种类少,各成份之间参数比例最佳,对应型砂具有强度高、溃散性好,不仅能解决高温缸体夹砂、砂眼和表面粘砂等缺陷,降低铸件综合废品率,而且提高了型砂稳定性,并使砂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缸体日益薄壁化和轻量化,采用高温浇注成为解决铸件气孔及浇不足等缺陷的主要措施,从而导致铸件表面砂眼、烧结及夹砂等缺陷十分常见,造成铸件废品率升高和清理成本升高,针对型砂性能有效控制是解决这类铸件缺陷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型砂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紧实率、粘土含量、粒度、水分、含泥量和微粉含量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铸件质量。
目前行业所用砂配方种类不一,在回用砂中加入辅料种类较多,如:煤粉、铅粉、机油、淀粉及各种添加剂等多种材料,提高了型砂控制的不确定性。
型砂性能对铸件质量具有极其重要影响,应根据铸件结构、浇注温度及设备状况等方面进行配方调整,很多生产发动机缸体的铸造厂为解决薄壁铸件气孔和浇不足等铸造缺陷,采用高温浇注的生产方式,导致铸件表面产生砂眼、烧结及夹砂等缺陷,主要因素取决于型砂成分配比是否合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铸件表面砂眼、烧结及夹砂等缺陷,导致铸件废品率升高和清理成本升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通过过控制不同原辅材料参数,锁定不同成份及其之间比例,较常规型砂具有强度高、溃散性好、水份低及韧性好等性能,能够解决高温浇注缸体表面砂眼及烧结等缺陷。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原料组成:回用旧砂:80.0%-85.0%、膨润土:6%-7%、添加剂4%-5%、新砂5-10%,含泥量8-10%、水分2.5-3.0%。
优选地,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原料组成:回用旧砂:80.0%、膨润土:6%、添加剂4%、新砂5%、含泥量8%、水分2.5%。
优选地,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原料组成:回用旧砂:85.0%、膨润土:7%、添加剂5%、新砂10%,含泥量10%、水分3.0%。
优选地,所述回用旧砂为无杂质和砂块的旧砂、水分含量为 1.5-2.0%、砂温为15-45℃。
优选地,所述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按照质量份数比为3:1混合而成;其中,钠基膨润土的选取参数如下:膨润值≥90 (ml/3g)、湿压强度≥0.06MPa、热湿拉强度≥0.0045MPa;钙基膨润土的选取参数如下:膨润值≥70(ml/3g)、湿压强度≥0.07MPa、热湿拉强度≥0.0035MPa。
优选地,所述添加剂具体为MSC粉,所述添加剂的选取参数如下:挥发分≥35%、光亮碳≥6%、发气量≤350ml/g、灼减量≥85%。
优选地,所述新砂的选取参数如下:粒度70/140、平均细度值 (AFS):57-62%、含泥量≤1%、二氧化硅≥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薄壁灰铁发动机缸体用型砂配方,通过过控制不同原辅材料参数,锁定不同成份及其之间比例,较常规型砂具有强度高、溃散性好、水份低及韧性好等性能,能够解决高温浇注缸体表面砂眼及烧结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