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腐蚀监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13595.6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兴;王志平;缪建成;陈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腐蚀 监测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腐蚀监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测量短节的外周壁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外测试凹槽,三个外测试凹槽均为呈长圆形沉槽且分别嵌有外测试单元,各外测试单元分别包括沿竖向延伸的外腐蚀试片,各外腐蚀试片的上端分别嵌于上外保持架的嵌槽中,上外保持架的顶部抵靠在外测试凹槽的半圆弧顶下方,上外保持架的外侧压有外侧上卡簧,外侧上卡簧嵌于外测试凹槽上端的卡簧槽中;各外腐蚀试片的下端分别嵌于下外保持架的嵌槽中,下外保持架的底部抵靠在外测试凹槽的半圆弧底上方,下外保持架的外侧压有外侧下卡簧,外侧下卡簧嵌于外测试凹槽下端的卡簧槽中。该井下腐蚀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人可以独立拆装,且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井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下腐蚀监测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井下腐蚀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属于油水井监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水井管柱的井下腐蚀包括金属损耗、锈斑和裂缝等,井下腐蚀损伤将严重降低管柱的结构强度、承受能力和可靠性,缩短管柱的使用寿命,增大运行风险,威胁油水井安全。需要加以检查,避免腐蚀缺陷扩展而导致管段失效,因此油水井的井下腐蚀监测特别重要,不仅在于为了避免操作期间的失效而预测井的油管和套管的有效使用寿命,而且在于确定为尽量减小这种腐蚀的化学添加剂的效率。
目前油气田主要采用两种腐蚀监测方法对油管的腐蚀进行监测。一种是使用固定式井下挂环器进行腐蚀监测,井下挂环器实际上是一种油管短节,通过丝扣安装在油管上进行腐蚀监测。另一种是采用挂片腐蚀监测法,将挂片悬挂在腐蚀监测装置上,将腐蚀监测装置放入井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计算标准试片下入前后的重量变化,通过失重法得出井筒内的腐蚀情况。
现有井下腐蚀监测装置上的挂片连接方式有多种,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螺纹连接部位多,对腐蚀监测影响因素多,操作繁琐,操作强度大,由于连接部位多,存在安全隐患;提至地面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产生变形,经常难以拆卸。
2、挂片的拆装等需要两至三人配合,才能完成。
3、原油需要透过镂空的孔眼才能接触挂片,当孔眼不畅时,会出现死油区,对腐蚀监测结果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井下腐蚀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人可以独立拆装,且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井下腐蚀监测装置,包括测量短节,所述测量短节的外周壁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外测试凹槽,三个外测试凹槽均为呈长圆形沉槽且分别嵌有外测试单元,各外测试单元分别包括沿竖向延伸的外腐蚀试片,各外腐蚀试片的上端分别嵌于上外保持架下端的外试片上嵌槽中,上外保持架的顶部抵靠在所述外测试凹槽的半圆弧顶下方,上外保持架的外侧压有外侧上卡簧,所述外侧上卡簧嵌于所述外测试凹槽上端的上外卡簧槽中;各外腐蚀试片的下端分别嵌于下外保持架上端的外试片下嵌槽中,下外保持架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外测试凹槽的半圆弧底上方,下外保持架的外侧压有外侧下卡簧,所述外侧下卡簧嵌于所述外测试凹槽下端的下外卡簧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测量短节的内壁上设有内测试凹槽,所述内测试凹槽中均匀分布有三组内测试单元,各内测试单元分别包括沿竖向延伸的内腐蚀试片,所述内腐蚀试片的上端插接在上内保持架中,所述内腐蚀试片的下端插接在下内保持架中,各上内保持架的内壁上端分别设有上弧形凹槽,三个上内保持架的上弧形凹槽中共同嵌有内侧上卡簧,所述内侧上卡簧的上端压在内测试凹槽的顶壁下方;各下内保持架的内壁下端分别设有下弧形凹槽,三个下内保持架的下弧形凹槽中共同嵌有内侧下卡簧,所述内侧下卡簧的下端压在内测试凹槽的底壁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