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正交结构光编码的3D数据压缩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3458.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3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宁爱平;武迎春;冯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42 | 分类号: | H04N19/42;H04N19/426;H04N19/44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正交 结构 编码 数据压缩 算法 | ||
本发明属于3D数据压缩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正交结构光编码的3D数据压缩算法,该算法将3D数据映射为2D灰度图像,以达到节约数据存储空间的目的,在数据编码过程中,通过虚拟正交结构光模型,将3D数据映射为两幅相位差为π/2的正弦条纹图,通过正交的方式形成复合条纹图,从而实现了将浮点型3D数据转化为0到255的整型图像数据存储的目的,数据解码时采用频域滤波的方法分离出对应条纹图,通过相位计算反求3D数据,与传统虚拟结构光3D数据编码算法相比,正交复合编码的方式有效替代了采用彩色图像三通道(R、G、B)存储条纹图的方法,压缩得到的灰度图像存储量减少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数据压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正交结构光编码的3D数据压缩算法。
背景技术
3D重建算法的不断发展及数据采集、处理设备的不断优化,使得3D重建技术在产品外形检测、工业快速成型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成熟。由3D重建产生的3D数据,随着行业应用需要的增加及数据精密程度的提高,数据量在近几年内出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对硬件的存储及后期的处理运算提出新的挑战。
一般的3D数据的x、y、z的坐标值是双精度的浮点型数据,而一幅灰度图像每一个像素点的像素值是0到255的整型数据。传统的虚拟结构光需要三幅灰度条纹图像来编码3D数据,这三幅条纹图放入R、G、B三通道后形成彩色条纹图,以达到将3D数据转化为彩色图像存储、减少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目的。但由于数据解码时需要从彩色图像中提取各通道条纹图,颜色串扰造成提取条纹失真,引起后期解码误差甚至解码数据错误。基于此,本发明提出正交复合条纹编码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数据解码时需要从彩色图像中提取各通道条纹图,颜色串扰造成提取条纹失真,引起后期解码误差甚至解码数据错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正交结构光编码的3D数据压缩算法,本算法采用频分复用的思想将3D数据编码到1幅灰度图像中,避免彩色条纹图解码时通道串扰的问题并达到减少内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保护的技术方案为:基于虚拟正交结构光编码的3D数据压缩算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3D数据编码:3D数据通过虚拟正交结构光模型映射为两幅相移差为π/2的正弦条纹图,再通过正交的方式形成复合条纹图,实现了将3D数据的浮点型数据转化为0到255的整型数据,两幅正弦条纹图的相位相差π/2,为了区分它们,在文中将它们分别标识为正弦条纹图、余弦条纹图;
1.1、3D数据到2D灰度图像的映射过程:3D数据的X、Y方向数据通过线性缩放W倍取整后映射为2D图像的像素坐标信息(x',y'),3D数据的Z方向数据通过虚拟结构光模型,映射为2D条纹图的相位信息。以3D数据的其中一点为例,与(x,y)点对应的深度信息z(x,y)与其在图像(x',y')像素位置引起的相位变化存在以下线性关系:
其中[]表示取整操作,k为映射系数;
1.2、将相位信息调制于两幅相位差为π/2的正弦条纹图中,设条纹周期为P个像素,其频率f0=1/P,第一幅正弦条纹图的灰度值可表示为:
正弦条纹图沿竖直(行)方向呈正弦函数变化,受3D数据调制的正弦条纹图I01(x',y')如图2所示:
第二幅相移差为π/2的正弦条纹图的灰度分布可用余弦函数描述:
其中上标T表示求矩阵的转置,为了方便运算,通过前期数据预处理将设置为行列相同的方阵,故I01(x',y')、I02(x',y')也为行列相同的灰度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