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喷式玻璃水循环系统用高导热输液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0967.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敏;周兵;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9/06;C08K7/18;C08K3/22;C08K5/14;C09K5/14;B29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喷式 玻璃水 循环系统 导热 输液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顶喷式玻璃水循环系统用高导热输液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
S1:原材料及辅材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平均颗粒尺寸30μm-40μm的氧化锌粉末6份-8份、平均颗粒尺寸6μm-10μm的氧化锌粉末2份-3份、平均颗粒尺寸1μm-2μm的氧化锌粉末2份-3份、按nSi-H/nSi-Vi比例配比为1.65-1.7分开保存的端乙烯基硅油及氢基硅油待混合物总重量20份-25份、铂含量3000ppm-5000ppm的铂络合物催化剂0.15份-0.22份;
②辅材准备:准备足量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足量乙醇、足量过氧化二异丙苯;
S2:预处理
①将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平均颗粒尺寸30μm-40μm的氧化锌粉末、平均颗粒尺寸6μm-10μm的氧化锌粉末、平均颗粒尺寸1μm-2μm的氧化锌粉末混合均匀后采用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乙醇清洗干净后,再通过130℃-140℃干燥处理,待用,获得待用混合粉末;
②采用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对步骤①获得的待用混合粉末进行表面处理,获得偶联混合物;
S3:材料制备
①将阶段S2步骤②获得的偶联混合物等质量浓度地与与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分开保存的端乙烯基硅油及氢基硅油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待用A组份和待用B组份;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待用A组份和待用B组份与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铂络合物催化剂混合均匀后,然后注入模具成设计要求的管状,将模具及其内的混合材料一并置于真空度1×10-2Pa-1×10-3Pa的环境内进行消泡处理35min-40min,获得消泡原料;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消泡原料取出静置在室温下至原料完全固化,脱模,获得待处理成品;
④将步骤③获得的待处理成品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硫化剂,采用135℃-140℃的预硫化工艺处理18min-25min,然后再经215℃-220℃的后硫化工艺处理1h-2h,获得最终成型管,该最终成型管即为所需顶喷式玻璃水循环系统用高导热输液管(1)。
2.一种顶喷式玻璃水循环系统用高导热输液管,其特征在于:该高导热输液管(1)为以按重量份计的平均颗粒尺寸30μm-40μm的氧化锌粉末6份-8份、平均颗粒尺寸6μm-10μm的氧化锌粉末2份-3份、平均颗粒尺寸1μm-2μm的氧化锌粉末2份-3份、按nSi-H/nSi-Vi比例配比为1.65-1.7分别保存的端乙烯基硅油及氢基硅油待混合物总重量20份-25份为原料,先后通过采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对三种粒径的氧化锌粉末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氧化锌粉末按等质量浓度分别注入分开保存的端乙烯基硅油及氢基硅油中并混合均匀、填充后的端乙烯基硅油及氢基硅油在铂含量3000ppm-5000ppm的铂络合物催化剂0.15份-0.22份催化下固化、最终硫化处理等四个步骤后最终获得的加成型硅橡胶/氧化锌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9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实现事件用户维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电传感器的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