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7556.5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3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卓建业;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B17/16;A61B34/00;A61B34/30;A61N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会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钻孔 手术 辅助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包括圆环型平台,圆环型平台上设有安装平台,圆环型平台连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有插座,圆环型平台和旋转平台通过凹型槽连接,旋转平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通过插入圆形通孔与旋转平台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直线驱动器、转轴驱动器,可以精准控制手术钻的钻取方向和深度;本发明的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可以与手术机器人拼接,与机器人共同进行电极植入通道的钻取,按照预定路径进行通道钻取;本发明通过机器人控制在不同的钻孔阶段自动的切换手术钻头,从而保证钻孔通道准确的钻取和减少内耳组织结构在钻孔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属于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一是现有医疗手段在进行人工耳蜗钻孔手术时,都是医生手持手术钻,一边对手术钻施加给进力,一边观察导航系统显示的钻取方向,不能保证精准的钻取位置和钻取深度,在钻取时凭借手感和经验,容易对内耳组织造成伤害;二是现有夹具不能通过计算机控制,不是自动化设备,无法与手术机器人共同完成钻孔手术;三是现有的夹具不能实现手术钻或者钻头的自动切换,在更换手术钻头时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地控制钻孔深度并能自动切换不同钻孔阶段的手术钻且保证钻孔通道的稳定性和在钻孔过程中减少内耳的组织结构受到的伤害的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耳蜗钻孔手术辅助夹具,包括圆环型平台,圆环型平台上设有安装平台,圆环型平台连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有插座。以上技术方案中,圆环型平台上设有安装平台,圆环型平台连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有插座,大大地提高了控制钻孔深度的精确性,自动切换不同钻孔阶段的手术钻且保证钻孔通道的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减少内耳的组织结构受到的伤害。
作为优选,圆环型平台和旋转平台通过凹型槽连接,旋转平台卡进凹型槽内,旋转平台内夹角为120度。以上技术方案中,圆环型平台和旋转平台通过凹型槽连接,旋转平台卡进凹型槽内,防止旋转平面的滑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钻孔深度的精确性,自动切换不同钻孔阶段的手术钻且保证钻孔通道的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减少内耳的组织结构受到的伤害。
作为优选,旋转平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通过圆形通孔与旋转平台连接,并通过固定夹具固定设在圆环型平台上,圆形通孔上下端都设有圆柱固定环,圆柱固定环包括紧密固定槽,通过收缩圆柱固定环固定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的末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旋转平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通过圆形通孔与旋转平台连接,并通过固定夹具固定设在圆环型平台上,圆形通孔上下端都设有圆柱固定环,圆柱固定环包括紧密固定槽,通过收缩圆柱固定环固定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的末端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钻孔深度的精确性,自动切换不同钻孔阶段的手术钻且保证钻孔通道的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减少内耳的组织结构受到的伤害。
作为优选,插座上设有转轴驱动器,转轴驱动器通过插座与旋转平台连接,插座包括转轴驱动器插座,转轴驱动器上设有转轴,转轴与转轴驱动器插座通过顶部固定螺丝固定连接,转轴和转轴驱动器插座上均设有与顶部固定螺丝尺寸匹配的通孔。以上技术方案中,插座上设有转轴驱动器,转轴驱动器通过插座与旋转平台连接,插座包括转轴驱动器插座,转轴驱动轴上设有转轴,转轴与转轴驱动器插座通过顶部固定螺丝固定连接,转轴和转轴驱动器插座上均设有与顶部固定螺丝尺寸匹配的通孔,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钻孔深度的精确性,自动切换不同钻孔阶段的手术钻且保证钻孔通道的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减少内耳的组织结构受到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