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1827.6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E05F15/6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软轴 通用型 汽车玻璃 电动 升降 | ||
1.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该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包括托板(1),插接玻璃安装防护架结构(2),可拆卸支撑缓冲防护限位架结构(3),可伸缩安装固定架结构(4),左连接板(5),第一连接轴(6),固定轴(7),紧固板(8),电机(9),右连接板(10),防护轴(11),第二连接轴(12),安装轴(13),防护块(14),安装板(15)和锁紧螺栓(16),所述的插接玻璃安装防护架结构(2)设置在插接玻璃安装防护架结构(2)的上部;所述的可拆卸支撑缓冲防护限位架结构(3)设置在托板(1)底部的左侧;所述的可伸缩安装固定架结构(4)安装在安装板(15)正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左连接板(5)通过第一连接轴(6)连接在托板(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紧固板(8)通过固定轴(7)连接在左连接板(5)的下部;所述的电机(9)通过齿轮连接在紧固板(8)左侧的上部;所述的右连接板(10)通过第二连接轴(12)连接在在托板(1)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轴(13)镶嵌在右连接板(10)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块(14)胶接在安装板(15)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15)通过安装轴(13)与右连接板(10)相连接;所述的锁紧螺栓(16)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安装板(15)内部的右侧;所述的插接玻璃安装防护架结构(2)包括安装架(21),插接架(22),插接槽(23),紧固螺钉(24),防护片(25)和防护垫(26),所述的插接架(22)通过紧固螺钉(24)连接在安装架(21)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插接槽(23)开设在插接架(22)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片(25)螺钉连接在防护片(25)正表面的中间位置防护垫(26)从左到右依次胶接在防护片(25)正表面的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连接板(5)通过防护轴(11)与右连接板(10)相连接;所述的左连接板(5)和右连接板(10)分别采用不锈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块(14)的上表面胶接有PVC塑料片;所述的防护块(14)具体采用橡胶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架(22)具体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插接架(22)左右两侧的下部车削有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板(8)与电机(9)的连接处齿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支撑缓冲防护限位架结构(3)包括顶板(31),安装螺栓(32),防护管(33),防护杆(34),阻挡板(35),防护簧(36),支撑片(37)和支撑块(38),所述的安装螺栓(32)分别螺纹连接在顶板(31)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管(33)螺栓连接在顶板(31)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杆(34)纵向插接在防护管(33)内侧的下部;所述的阻挡板(35)螺钉连接在防护杆(34)的上部;所述的防护簧(36)一端焊接在防护管(33)内侧的上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板(35)的上部;所述的支撑片(37)螺钉连接在防护杆(34)的下部;所述的支撑块(38)分别螺钉连接在支撑片(37)底部的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杆(34)正表面的下部设置有防护盒(341)和密封板(342);所述的防护盒(341)螺钉连接在防护杆(34)正表面左侧的下部,所述的密封板(342)通过合页连接在防护盒(341)的右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软轴通用型汽车玻璃电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盒(341)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胶接有磁铁片;所述的密封板(342)正表面的右侧胶接有不锈钢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8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