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瞳间距判断距离及人脸有效性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1456.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7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脸瞳 间距 判断 距离 有效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人脸瞳间距判断距离及人脸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获取摄像头的拍摄角度Dcam以及支持的分辨率参数,在所述支持的分辨率参数中选取一分辨率参数并设置为拍摄分辨率,所述拍摄分辨率包括宽度Wpx以及高度Hpx;
步骤20、获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判断图像中是否有人脸,若有人脸,进入步骤30,若无人脸,进入步骤50;
步骤30、显示图像垂直中心线,获取并显示人脸的双眼中点,当所述双眼中点位于图像垂直中心线上时,进入步骤40,当所述双眼中点不在图像垂直中心线上时,显示调整人脸位置提示信息,并返回步骤20;
步骤40、获取双瞳图像间距Epx,然后根据双瞳图像间距Epx与预设的双瞳标准间距Erel的对应关系、摄像头的拍摄角度Dcam以及拍摄分辨率宽度Wpx,通过几何算法计算出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
步骤50、预设一最大有效距离,判断是否有人脸以及比较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的大小;当无人脸,或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大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时,判断人脸无效,显示调整距离提示信息并返回步骤20;当有人脸,且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小于等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时,判断人脸有效,授权进行后续人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通过几何算法计算出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Erel为预设的双瞳标准间距,Wpx为拍摄分辨率宽度,Epx为双瞳图像间距,Dcam为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双瞳标准间距Erel是根据应用场景,在55-75mm区间内选取的一设定数值。
4.一种基于人脸瞳间距判断距离及人脸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适配模块、人脸判断模块、中心匹配模块、距离计算模块以及有效判断模块;
所述摄像头适配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的拍摄角度Dcam以及支持的分辨率参数,在所述支持的分辨率参数中选取一分辨率参数并设置为拍摄分辨率,所述拍摄分辨率包括宽度Wpx以及高度Hpx;
所述人脸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判断图像中是否有人脸,若有人脸,进入中心匹配模块,若无人脸,进入有效判断模块;
所述中心匹配模块,用于显示图像垂直中心线,获取并显示人脸的双眼中点,当所述双眼中点位于图像垂直中心线上时,进入距离计算模块,当所述双眼中点不在图像垂直中心线上时,显示调整人脸位置提示信息;
所述距离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双瞳图像间距Epx,然后根据双瞳图像间距Epx与预设的双瞳标准间距Erel的对应关系、摄像头的拍摄角度Dcam以及拍摄分辨率宽度Wpx,通过几何算法计算出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
所述有效判断模块,用于预设一最大有效距离,判断是否有人脸以及比较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的大小;当无人脸,或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大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时,判断人脸无效,显示调整人脸位置提示信息并返回人脸判断模块;当有人脸,且所述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Rrel小于等于所述最大有效距离时,判断人脸有效,授权进行后续人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恒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4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