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生产用新型线芯涂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9836.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凤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3/02;B05C11/10;H01B13/22;B05D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生产 新型 涂油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生产用新型线芯涂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线生产装置领域,一种通过油膜涂油的电线生产用涂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线芯驱动机构,壳体的两端均开凿有与线芯驱动机构相匹配的穿线孔,壳体内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涂油机构,一对外环体之间卡接有上油环,上油环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注油孔,注油孔内安装有注油机构,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箱,安装座内安装有与油箱相通的注油管,注油管滑动连接在油箱的出油孔内,可以实现对线芯进行连续自动涂油,线芯的表面被保护油覆盖,有效防止线缆被腐蚀,通过线芯节段式递进式进入涂油机构中,保证每节线芯被涂油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生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线生产用新型线芯涂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在电缆电线的生产过程中,电缆的附着力是反应电缆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还是缆芯与外护套之间,都要有一定的附着力,例如导体与绝缘套之间,附着力过大就会出现开皮,胶料粘附于导体上不良,附着力过小会出现导体一拉就轻易拉出,电缆负重能力弱等不足,为了控制附着力,需要在表层涂抹具有粘性的保护油,目前的电线生产用外保护层涂油装置具有以下缺陷:
传统的电线生产用外保护层涂油装置是通过在海绵可以对电线表面进行均匀涂油,使用海绵进行抹油,由于海绵的吸油量有限,且海绵只有表面上附着的油可以进行涂抹,渗入海绵中的保护油不可利用,浪费资源,且海绵上保护油消耗完毕后需要进跟换和重新吸油,不易涂油工作的连续进行,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油膜涂油的电线生产用涂油装置,它可以实现对线芯进行连续自动涂油,使线芯被360°均匀涂油,通过保护油提高线缆与纤维保护层的黏合紧密度,同时线芯的表面被保护油覆盖,有效防止线缆被腐蚀,通过线芯节段式递进式进入涂油机构中,保证每节线芯被涂油均匀。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油膜涂油的电线生产用涂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线芯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开凿有与线芯驱动机构相匹配的穿线孔,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涂油机构,所述涂油机构包括一对外环体,一个所述外环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余外齿轮相匹配的齿轮,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相匹配的电动机,一对外环体之间卡接有上油环,所述上油环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安装有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的底端与端盖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密封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注油杆,所述注油杆内开凿有导油孔,所述注油杆的外侧包覆有多孔海绵,一对所述端盖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多孔海绵相匹配的涂油环,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安装座内安装有与油箱相通的注油管,所述注油管滑动连接在油箱的出油孔内,所述注油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安装座内安装有与延伸杆相匹配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以实现对线芯进行连续自动涂油,使线芯被360°均匀涂油,通过保护油提高线缆与纤维保护层的黏合紧密度,同时线芯的表面被保护油覆盖,有效防止线缆被腐蚀,通过线芯节段式递进式进入涂油机构中,保证每节线芯被涂油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涂油环的内外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格栅和吸油膜,所述涂油环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涂油环分别与六个注油孔相匹配,六个所述涂油环拼接成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穿线孔相匹配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方便记录线芯的移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