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泽均匀的黄芽茶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1088.3 | 申请日: | 2020-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啟;廖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南县幸福缘有机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琼 |
| 地址: | 42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泽 均匀 芽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色泽均匀的黄芽茶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叶采摘:在春分前,采摘新鲜的霍山黄芽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时用食指与拇指夹住叶间幼梗的中部,两指间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在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之间,鲜叶采摘后除去老叶、茶梗及杂质,然后轻轻薄摊于竹筛上,摊放2‑5h,在常温下进行自然萎凋,萎凋至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在70%‑90%;S2):茶叶杀青:将黄芽茶叶放入扁形茶炒茶机中,控制温度按照240℃、130℃和60℃的顺序逐步程序控温,炒茶时不停的用手进行翻炒,观察茶叶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时停止炒茶,该黄芽茶叶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黄芽茶叶色泽均匀,口感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芽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色泽均匀的黄芽茶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是中国特产,按其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四川蒙山黄芽和安徽霍山黄芽,其内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能生化成分,长饮用黄芽茶,有助于延年益寿,有益于身体健康,黄芽茶叶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采摘、包黄、杀青及烘干,现有的黄芽茶叶经过加工后,其色泽发黑,口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色泽均匀的黄芽茶叶加工方法,该黄芽茶叶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黄芽茶叶色泽均匀,口感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色泽均匀的黄芽茶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茶叶采摘:在春分前,采摘新鲜的霍山黄芽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时用食指与拇指夹住叶间幼梗的中部,两指间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在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之间,鲜叶采摘后除去老叶、茶梗及杂质,然后轻轻薄摊于竹筛上,摊放2-5h,在常温下进行自然萎凋,萎凋至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在70%-90%;
S2):茶叶杀青:将黄芽茶叶放入扁形茶炒茶机中,控制温度按照240℃、130℃和60℃的顺序逐步程序控温,炒茶时不停的用手进行翻炒,观察茶叶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时停止炒茶,炒茶至茶叶含水率降为40%-60%时出锅;
S3):茶叶初包:将杀青后的茶叶利用草纸或白布包好,并置于保温箱内保温,控制温度在35℃-60℃之间闷黄6h,并每隔2h将白布打开,利用搅拌杆对茶叶进行翻拌均匀,翻拌时观察黄芽茶叶的颜色,色泽均匀时即可停止闷黄;
S4):茶叶摊放:将经过闷黄的茶叶趁热摊放在竹筛上,摊放时将聚成一团的茶叶分散均匀,确保摊放时各个区域的茶叶分散开,摊放厚度为5-7cm,并在茶叶的表面盖上草纸进行保温,静置1-2h;
S5):茶叶烘干:利用加热装置对摊放后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并做形,控制茶叶中的水分在3%以内,获得黄芽茶叶成品;
S6):包装:将获得的黄芽茶叶进行真空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叶采摘步骤中竹筛放置在1m高的支架上,茶叶的薄摊厚度为3-5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叶初包步骤中三次翻拌的第一次闷黄温度为45℃-60℃,茶叶的水分控制在11%-16%,第二次闷黄温度为40℃-45℃,茶叶的水分控制在8%-10%,第三次闷黄温度为35℃-45℃,茶叶的水分控制在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叶初包步骤中的保温箱选用纸箱或木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叶烘干步骤中的加热装置选用微波加热箱,加热温度控制在140℃-1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南县幸福缘有机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衡南县幸福缘有机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1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FC对话框的导航组件精度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射水抽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