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及粉尘抑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0534.9 | 申请日: | 2020-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凌;魏文成;褚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肖照旭 |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尘 净化 隔离 系统 抑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及粉尘抑制方法,其包括集尘系统和清排系统,所述集尘系统包括承接板和位于承接板顶壁的鼓风件,所述鼓风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腔设置有过滤件,所述通风管底壁设置有集尘腔体;所述清排系统包括底撑架、隔离腔体和蓄水腔体,所述隔离腔体内腔与集尘腔体内腔相通,所述隔离腔体内腔设置有若干留尘板,所述隔离腔体外侧壁设置有排液管。粉尘抑制方法包括:粉尘收集、粉尘处理和粉尘清排。本申请具有提高粉尘净化系统对粉尘的清排效率,并提高操作人员清理粉尘净化系统内残留粉尘的便捷度和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尘净化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及粉尘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地及生产加工型企业的车间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四散后易被人体的呼吸道吸入并造成较大的健康隐患。同时,当单位区域内的粉尘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粉尘极易与火花结合并造成剧烈的爆炸,其极大地影响了粉尘所在地的生产安全,并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粉尘净化系统及与之配套的隔离系统是一类可有效吸收气流中存在的粉尘,并合理处置被吸收粉尘,进而使粉尘与外界有效隔离的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粉尘净化系统亦在不断改进与进步当中。
公布号为CN1112985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尘净化装置,包括筒体。筒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筒体内腔且位于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转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风机宽度方向的两侧。风机的转轴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进风风扇,风机的转轴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盘。筒体内腔且位于密封盘处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密封盘之间存在一定空隙,进而通过密封盘与密封环之间形成的气旋空间,以提高气流在筒体内腔的流通效率。筒体内腔且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增压管,且增压管远离喷淋管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筒体内腔且位于所有增压管下方设置有沥水板。进风风扇可将带有粉尘的气流吸入筒体内腔,喷淋管通过雾化喷头喷出水雾以结合气流中的粉尘,进而以达到沉降气流中的粉尘的效果,净化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向外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粉尘净化系统收集的粉尘不便快速清排,而积聚于筒体内腔的粉尘在长时间未经清排的情况下,极易在强力气流的扰动下再度逸散并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粉尘净化系统清排已收集粉尘效率偏低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粉尘净化的隔离系统,包括集尘系统和清排系统,所述集尘系统位于清排系统顶部;所述集尘系统包括承接板和位于承接板顶壁的鼓风件,所述鼓风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远离鼓风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罩;所述通风管内腔且位于其靠近鼓风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过滤件,所述通风管底壁且位于过滤件远离鼓风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集尘腔体;所述清排系统包括底撑架、隔离腔体和蓄水腔体,所述底撑架的侧杆顶壁与承接板底壁相抵,所述隔离腔体和蓄水腔体均位于底撑架的底板顶壁;所述蓄水腔体顶部设置有抽压件,所述抽压件其中一端设置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远离抽压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分支管;每一所述分支管远离通液管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有所述雾化喷头均位于集尘腔体内腔;所述隔离腔体内腔与集尘腔体内腔相通,所述隔离腔体内腔设置有若干留尘板,每一所述留尘板的长度尺寸均小于隔离腔体的内腔长度尺寸;所述隔离腔体外侧壁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远离隔离腔体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