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连挂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5537.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16 | 分类号: | B61L23/16;B61L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列车连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向联锁CI发送被动连挂车进路办理信息;
联锁CI在进路办理完成后向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反馈进路办理完成信息,并将进路锁闭及开放信息发送给区域控制器ZC;
区域控制器ZC根据进路锁闭及开放信息计算安全行车距离,并将安全行车距离发送给被动连挂车,以使被动连挂车根据安全行车距离行驶至待连挂区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被动连挂车行驶至对应的待连挂区域并进入待连挂状态;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主动连挂车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
主动连挂车在接收到ATS发送的去连挂指令后,根据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允许碰撞的安全行车距离朝向被动连挂车行驶直至与被动连挂车完成车钩连挂;
区域控制器ZC在获取到被动连挂车和主动连挂车完成车钩连挂之后,执行被动连挂车和主动连挂车的标识和位置合并操作,并向被动连挂车和主动连挂车发送合并完成信息;
被动连挂车和主动连挂车的其中一个向区域控制器ZC汇报连挂后车的车辆位置;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主动连挂车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包括: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向主动连挂车发送第二连挂指令,所述第二连挂指令包含被动连挂车的车辆标识;
主动连挂车根据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允许碰撞的安全行车距离朝向被动连挂车行驶直至与被动连挂车完成车钩连挂,包括:
主动连挂车接收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允许碰撞的安全行车距离和被动连挂车的车辆标识;
主动连挂车判断第二连挂指令中的车辆标识与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车辆标识是否相同;
在判断相同时,根据允许碰撞的安全行车距离控制车辆朝向被动连挂车行驶直至与被动连挂车完成车钩连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被动连挂车行驶至对应的待连挂区域并进入待连挂状态,包括: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向被动连挂车发送第一连挂指令,所述第一连挂指令包含目的地码;
被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行驶至待连挂区域并进入待连挂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被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行驶至待连挂区域并进入待连挂状态,包括:
被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控制车辆行驶至待连挂区域;
被动连挂车启动自动车钩、输出紧急制动进入待连挂状态;
被动连挂车向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发送待连挂状态就绪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主动连挂车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包括: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向主动连挂车发送第二连挂指令,所述第二连挂指令还包含目的地码;
主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主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包括:
主动连挂车根据所述目的地码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
主动连挂车启动自动车钩、输出紧急制动进入待连挂状态;
主动连挂车向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发送待连挂状态就绪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指示主动连挂车行驶至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并进入待连挂状态之前,还包括: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向联锁CI发送主动连挂车进路办理信息;
联锁CI在进路办理完成后向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反馈办理完成信息,并将进路锁闭及开放信息发送给区域控制器ZC;
区域控制器ZC根据进路锁闭及开放信息计算安全行车距离,并将安全行车距离发送给主动连挂车,以使主动连挂车根据安全行车距离行驶与被动连挂车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5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