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及其包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3258.3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新;文静;安生霞;常成功;董金美;肖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0/10 | 分类号: | C04B20/10;C04B16/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程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水泥 层包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及其包覆方法,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池和设置于搅拌池内的搅拌机构,搅拌池顶部的加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搅拌池内靠底部位置,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排放口;沉浸装置包括沉浸池,沉浸池的入料口与排放口相连通,沉浸池上还设有排料口;除水装置包括除水池以及固定于除水池内的筛网,除水池的进料口与排料口相连通,除水池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液口,除水池的出料嘴与筛网相衔接;包覆装置包括振动装置和位于振动装置上的混料容器,出料嘴位于混料容器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混料容器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料通道以导出成品。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搅拌初步润湿和流动二次浸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疏水性的EPS颗粒外被充分润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及其包覆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具备成本低廉、施工简单、保温性能好等优点,保温砂浆成为了近些年应用广泛的一种外墙保温材料。建筑保温砂浆是指用具有低导热系数的无机矿物材料或有机材料作为轻质骨料,与胶凝材料、外加剂等一起混合制成的保温材料。它可直接涂抹于墙体表面,具有质轻、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建筑保温砂浆的分类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保温砂浆飞速发展,种类多种多样。从组成材料上看,保温砂浆可以分为有机保温砂浆和无机保温砂浆。有机保温砂浆以胶粉聚苯颗粒(EPS)保温砂浆为主。EPS保温浆料以EPS为保温隔热的骨料,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EPS,该项节能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为了改善EPS与水泥基材料之间的粘结性能、增强砂浆的柔性、减小干缩和开裂,可以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的乳胶粉。但是乳胶粉的加入大大削弱了EPS水泥保温砂浆的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保温性能。一种新型的聚苯颗粒,尤其是加工装置还有待于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PS与水泥基材料通过乳胶粉粘合降低其自身性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种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的包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苯颗粒镁基水泥层包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搅拌装置、沉浸装置、除水装置和包覆装置,其中: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池和设置于所述搅拌池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池的顶部设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池内靠底部位置,所述搅拌池的顶部设有排放口;
所述沉浸装置包括沉浸池,所述沉浸池的入料口与所述排放口相连通,所述沉浸池上还设有排料口;
所述除水装置包括除水池以及固定于所述除水池内的筛网,所述除水池的进料口与所述排料口相连通,所述除水池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液口,所述除水池的出料嘴与所述筛网相衔接;
所述包覆装置包括振动装置和位于所述振动装置上的混料容器,所述出料嘴位于所述混料容器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所述混料容器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料通道以导出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装置为卧式搅拌机,所述振动装置为振动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浸池的入料口与所述搅拌池的排放口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除水池的进料口与所述沉浸池的排料口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颗粒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浸池的入料口低于所述搅拌池的排放口,所述除水池的进料口低于所述沉浸池的排料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浸池的入料口低于所述搅拌池的排放口并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除水池的进料口低于所述沉浸池的排料口并通过连接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