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2624.3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敏杰 |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36;H01M10/48;H01M4/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王娜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蓄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包括阳极,所述阳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放置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的液面固定安装有隔层,所述阳极的后方固定安装有伪阴极,所述阳极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阳极导电环,所述伪阴极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阴极导电环。本发明通过蓄电池放电,阳极导电环得电使得电阻、导电块、导电杆、电磁铁和阴极导电环导通,实现了电磁铁得电吸合磁塞向上打开塞口,补水槽中的蒸馏水通过渗透膜进入电解液中补充被电解的水,解决了蓄电池在充电时一些水被电解使得蓄电池失水造成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是一种电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用来充电存储电能,汽车需要用电时释放电能的设备,然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的使用年限最多只有六年就会更换整个新蓄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铅酸电池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在电池过充电过程中,电能在两个电极反应存储电能后,仍会有一些电能会电解电解液中的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使得蓄电池失水,蓄电池长时间失水会造成寿命缩短;其二、蓄电池正极板外侧会涂有膏状二氧化铅,二氧化铅分为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α二氧化铅呈多孔状性质具有惰性吸附在正极板上,β二氧化铅较为活跃易电离吸附在α二氧化铅的孔上,蓄电池放电时β二氧化铅开始反应消耗,当蓄电池过放电时β二氧化铅消耗殆尽只能消耗α二氧化铅,当α二氧化铅被消耗时不能在充电时产生,充电时只能产生β二氧化铅,使得β二氧化铅不能吸附在α二氧化铅表面从而依附在正极板参与后续的放电,造成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减小最后导致蓄电池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具备电池失水时及时补水,过放电时减小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电离力度保护α二氧化铅不被消耗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包括阳极,所述阳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放置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的液面固定安装有隔层,所述阳极的后方固定安装有伪阴极,所述阳极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阳极导电环,所述伪阴极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阴极导电环,所述隔层的中心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补水槽。
优选的,所述阳极导电环的右侧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压表,所述电压表上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指针,所述电压表的另一侧通过导线连接到阴极导电环。
优选的,所述阳极导电环的右侧通过导线连接有电阻,所述电阻右侧通过导线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旋转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通电块且由导线连接到下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补水槽,所述补水槽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磁塞,所述磁塞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渗透膜,所述渗透膜为亲水性渗透膜,所述渗透膜的中间夹有磁网。
优选的,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形状呈波浪状。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阳极导电环得电使得电阻、导电块、导电杆、电磁铁和阴极导电环导通,实现了电磁铁得电吸合磁塞向上打开塞口,补水槽中的蒸馏水通过渗透膜进入电解液中补充被电解的水,解决了蓄电池在充电时一些水被电解使得蓄电池失水造成寿命缩短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电压表测得释放电压,根据开路电压与荷电量关系,当蓄电池的电量少于20%时,指针偏转使得导电杆转动接通阳极导电环、电阻、导电块、导电杆、电磁铁和阴极导电环,实现了在蓄电池电量低于20%过放电时会分走一部分电流用于电阻和电磁铁做功,使得过放电时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电离力度减小,不易使β二氧化铅脱离α二氧化铅的吸附,保护α二氧化铅不被反应,解决了过放电时α二氧化铅被反应不能还原造成蓄电池容量减小最后报废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敏杰,未经马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