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1203.9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嫣菲;沈卓玥;叶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19/00;A62C31/28;B64C27/32;B64D1/18;G06M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消防 飞行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主旋翼,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供弹机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通过固定架连接有发射筒。本发明中,该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此外,该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还具有灭火精度高以及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低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展迅猛,城市中各种功能的大型、高型建筑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高层建筑火灾也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比较成熟的专门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日本研制的可屈伸爬行的保安机器人具备自动行驶的特别功能,能开电梯巡视还可灭火,但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容易破坏其电力系统,其在高层建筑灭火中缺乏实用性。国际机器人技术中心等机构共同研制的复合型消防机器人系统性能稳定,但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上需要相应的导轨,在具体使用中还存在缺陷。
对于最常用的消防设备—消防车,目前世界上最高、伸展长度最长的波兰波浪涛云梯消防车也只有101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设备能达到的灭火高度还远远不够,此外,波兰波浪涛云梯消防车还存在采购成本较高,对专业操作要求高的局限性缺点。
经检所,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750571U,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的飞行机器人,采用的是利用无人机飞行带起智能消防炮上升,且同时带动水带的一端上升(水带一端通过水带接头与消防炮支架连接),下端连接于地面高压水泵,为消防机器人提供水源。也就是说,通过无人机上升带动水带的一端上升,然后再为水带进行供水,对高层建筑进行灭火。
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无人机上升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带提供一个往上的拉力,因为水带的顶端越高,自身重力越重,就需要对水带往上的拉力越大,因此,需要无人机提供一个很大的拉力,对无人机的配置要求很高;
2、水带内的水需要喷射到高层建筑上的火源处,因此,水带内的水压需要很高,水压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导致无人机在空中晃动,使得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变得不可控,而水带内的水在喷射出的时候,还会附带一个很大的冲击力,需要一个很大的支撑力稳定水带远离高压泵的一端不晃动,因此,这个方案不是可行的,且适用于的楼层也是十分有限的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主旋翼,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供弹机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通过固定架连接有发射筒,所述供弹机构的底部与发射筒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发射筒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向外延伸,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箱体的内侧壁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向发射筒内部延伸,所述推杆的外侧壁与发射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通过复位机构与固定板的底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