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地铁刚性及柔性接触网的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0509.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占栋;黄成亮;高伟杰;刘江;徐志远;向文剑;张楠;张诚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C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思雨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地铁 刚性 柔性 接触 成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地铁刚性及柔性接触网的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基于包含线路接触网类型的基础数据库就能实现对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的自适应检测,对于两类接触网,检测设备自动切换对应的工作方式进行检测,因此提高了刚柔性接触网的检测效果,并且整个检测过程无需进行人工干预,所以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地铁刚性及柔性接触网的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接触网检测领域,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作为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高清成像检测的关键设备,其在接触网零部件存在的松、脱、断等细微缺陷上检测所体现的优越性,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接触网检测领域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铁路接触网检测和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
国家铁路接触网均属于柔性接触网,主要采用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作为柔性接触网的检测设备,可清晰分辨接触网零部件的缺陷类型,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铁路接触网检测。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接触网包含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通常地下线路多为刚性接触网,地面线路多为柔性接触网,目前采用的接触网检测方式基本上是针对刚性接触网进行设计的,仅适用于刚性接触网。而一条地铁线路通常会同时包含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由于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在结构、高度、支撑装置以及安装环境完全不同,同一套设备很难兼顾两种不同接触网线路的检测,导致在刚性接触网检测时图像清晰,而在进入柔性接触网检测时,图像模糊、亮度偏暗以及零部件拍摄不全等,无法有效进行柔性接触网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申请旨在于提供一种同时适用于地铁刚性及柔性接触网的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可兼顾刚性接触网及柔性接触网的检测,对地铁接触网的维护及日常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应刚性及柔性接触网的成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线路基础数据库,并将线路基础数据库导入综合定位系统中,所述基础数据库包括线路名称、站区区间名称、线路特征、支柱号以及公里标;
创建检测任务并输入初始参数,数据采集系统根据初始参数自动获取对应检测线路的基础数据库,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起始站区区间名称、起始杆号位置、线路行别、行驶方向、结束站区区间名称以及结束杆号位置;
搭载有接触网成像检测设备的检测车沿线路行驶,综合定位系统实时获取检测车的当前里程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所述当前里程信息从基础数据库中查询当前里程对应的接触网类型,接触网成像检测设备根据接触网的类型自动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若当前里程对应的接触网类型为刚性,检测设备保持或切换至刚性检测模式,若当前里程对应的接触网类型为柔性,检测设备保持或切换至柔性检测模式;
每获取一次检测车当前里程信息,均进行一次接触网类型判别,接触网成像检测设备根据接触网类型自动进行检测模式的保持或切换,直至检测结束。
优选地,所述实时获取检测车当前里程信息的方式包括固定频率获取以及等间距获取。
优选地,所述综合定位系统在车辆运行途中实时获取车辆的第一运行里程,同时通过安装在车辆轮轴上的速度编码器实时获取车辆当前运行速度并进行里程转换,得到车辆当前的第二运行里程,将所述第二运行里程与第一运行里程进行对比;若两者不同,则将第二运行里程校正为所述第一运行里程并输出至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当前里程信息;若两者相同,则输出所述第二运行里程作为当前里程信息。
优选地,所述综合定位系统通过杆号识别结果实时获取车辆的第一运行里程,具体方式为:
获取杆号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合保健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隔热聚能圈及包含其的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