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电源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580.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路;胡延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卓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70;H01R13/66;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源线 | ||
1.一种安全电源线,包括安全电源插头(11),所述安全电源插头(11)内部设有内部控制电路板(15),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包括电源输入部分(1)和电源输出部分(2),所述电源输入部分(1)中的火线、零线、地线与电源输出部分相连,所述电源输入部分(1)中的火线、零线上连接有电源模块(3),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入部分(1)与电源输出部分(2)之间的火线、零线线路上共同载入一控制继电器(5);
所述控制继电器(5)内设有与电源输入部分(1)与电源输出部分(2)之间的火线串联连接的驱动开关;
所述控制继电器(5)内设有与电源输入部分(1)与电源输出部分(2)之间的零线串联连接的驱动开关;
所述电源模块(3)一侧电连接有控制芯片(4);
所述控制芯片(4)通过驱动控制线路与控制继电器(5)相连;
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设有与控制芯片(4)信号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6);
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设有与控制芯片(4)电信号连接、用于驱动电器设备动作的按键输入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电源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芯片(4)与控制继电器(5)之间的电回路上设有二极管单向导通电路;
所述控制继电器(5)内设有用于驱控与火线、零线上串联驱动开关动作的电磁线圈结构;
所述控制继电器(5)内与火线、零线上串联的驱动开关采用电磁常开触点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电源线,所述安全电源插头(1)上包括有插头外壳(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外壳(12)上安装有与按键输入模块(7)相连的手动复位按钮(13);
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设有与按键输入模块(7)同回路的显示模块(8);
所述插头外壳(12)上安装有与显示模块(8)相连的工作状态指示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电源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的电源模块(3)与控制芯片(4)之间的电路上设有接地线路;
所述内部控制电路板(15)上的无线通讯模块(6)采用WiFi、蓝牙或电力线载波其中的任意一种通讯模块。
5.一种安全电源线的驱控系统,包括设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内预设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电器设备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与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向控制芯片传输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的指令信息;
控制芯片驱动控制继电器动作,控制继电器对电源输入部分与电源输出部分之间驱动开关进行磁吸通断控制,对电源输入部分与电源输出部分之间电源导电线路进行通断控制;
包括电器设备的启动驱动控制操作:
(控制方式一)移动终端设备向安全电源插头的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发送指令信号,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将指令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驱动控制继电器闭合;
(控制方式二)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按键输入模块动作,控制芯片接收到按键信号后,控制芯片驱动控制继电器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电源线的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监测电器设备实时工作状态的工作电压监测模块;
电器设备内的无线通讯模块与电器设备内的工作电压监测模块信号连接;
工作电压监测模块监测到电器设备在无工作电压状态或故障电压状态时,向电器设备内的无线通讯模块传输断电信号,电器设备内的无线通讯模块将该断电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安全电源插头内的无线通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电源线的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安全电源插头与电器设备之间连接有若干电通讯信号线,安全电源插头内的控制芯片与电通讯信号线相连,安全电源插头内设置独立的WIFI模块,安全电源插头内的WIFI模块通过控制芯片、电通讯信号线控制电器设备的电源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卓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卓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5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