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曝光参数调节方法、设备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6867.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易荣刚;曾纪琛;李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曝光 参数 调节 方法 设备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图像曝光参数调节方法、设备及装置。其中,图像曝光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序列;获取当前帧图像的图像位置信息以及图像亮度信息;确定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根据区域位置信息和图像亮度信息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亮度统计值;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强光区域,并获取对应强光亮度统计值;综合目标区域亮度统计值、强光亮度统计值和整体亮度统计值,获得当前帧图像的当前帧亮度值;根据当前帧亮度值调整曝光参数。通过检测目标区域,并识别出目标区域中的强光区域,对目标区域、强光区域以及图像全局亮度进行动态加权处理,使得目标区域的强光得到最优的抑制,排除其他干扰光源的影响,从而目标区域的效果得到最好呈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图像视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图像曝光参数调节方法、设备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道路监控领域对于车辆的抓拍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车灯光晕一直影响着图像效果的提升。现有的强光抑制功能主要为两种:检测图像有强光源时降低曝光目标值和增大曝光区域的亮度权重。
然而由于车灯光晕占整个图像像素比例较低,此两种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且道路上存在多种光源(路灯、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灯)的影响,在该情况下现有技术效果均不理想,且易受干扰,使得车灯光晕得不到很好的抑制,最终导致车辆的抓拍图片的效果较差,乃至影响车牌、车身颜色等算法识别正确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图像曝光参数调节方法、设备及装置,以解决车灯光晕抑制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曝光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序列,所述图像序列包括多个连续的图像;获取当前帧图像的图像位置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图像位置信息的图像亮度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区域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亮度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区域亮度统计值;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强光区域,获取所述强光区域的强光亮度统计值;综合所述目标区域亮度统计值、所述强光亮度统计值和所述当前帧图像的整体亮度统计值,获得所述当前帧图像的当前帧亮度值;根据所述当前帧亮度值调整曝光参数。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在所述确定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之前包括:判断所述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包括目标物体;若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包括目标物体,则确定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区域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亮度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区域亮度统计值。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目标物体为车辆,所述目标区域包括车辆区域、车牌区域和车内人脸区域,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强光区域,包括:处理所述当前帧图像,获取有效的轮廓区域;对每个所述轮廓区域求取轮廓亮度均值和亮度方差;计算所述车辆区域除去所述车内人脸区域后的第一平均亮度;计算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第一亮度置信度,所述第一亮度置信度与所述亮度均值成正比,所述第一亮度置信度与所述亮度方差成反比;根据所述车辆区域的类型确定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第二亮度置信度;计算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总置信度,所述总置信度为所述第一亮度置信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置信度之和;选取所述总置信度最高的第一数量个所述轮廓区域为所述强光区域。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强光区域的强光亮度统计值,包括:计算每个所述强光区域的亮度权重,所述亮度权重为每个所述强光区域的总置信度与所有所述强光区域的总置信度之和的比值;将各所述强光区域的亮度均值乘以所述亮度权重,获得所述强光亮度统计值。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区域的类型确定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第二亮度置信度,包括:判断所述车辆区域的类型的所述强光区域是否位于所述车辆区域的两侧;若是,则计算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中心到所述车辆区域的两侧距离的较小值,所述第二亮度置信度为所述较小值的倒数;若否,判断所述车辆区域的类型的所述强光区域是否位于所述车牌区域的上方;若是,则计算每个所述轮廓区域的中心到所述车牌区域的中心的距离值,所述第二亮度置信度为所述距离值的倒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6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