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轴类零件的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76444.4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元;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杨安进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零件 手动 齿槽跨棒距 测量 装置 | ||
1.用于轴类零件的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包括:
基础座(10),该基础座(10)固定布置于机架;
夹持机构(11),该夹持机构(11)设置于所述基础座(10),用于在竖直状态下可释放地夹持待测轴类零件;
测量机构(12),该测量机构(12)包括安装座(121)和可水平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21)的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该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均包括与所述待测轴类零件表面的齿槽结构相匹配的触头;
手动操控机构(13),该手动操控机构(13)与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配合,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在所述手动操控机构(13)的操控下具有分离位置和测量位置;
其中: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同步地彼此远离,以脱离与待测轴类零件的接触;在所述测量位置,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和第二感测单元(123)同步彼此接近,以接触所述待测轴类零件;
所述基础座(10)包括底座(101)和竖直座(102),所述夹持机构(1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竖直座(102),所述测量机构(12)的安装座(12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竖直座(102);
其中,所述测量机构(12)包括:
第一支柱(21),该第一支柱(2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21)并水平向前延伸,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21);和
第二支柱(22),该第二支柱(22)与所述第一支柱(21)间隔布置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21)并水平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感测单元(123)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柱(22),
所述第一感测单元(12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21)两侧且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一感测触头(1221)和第一止挡部(1222),所述第一感测触头(1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21)的第一引导杆(211)上,在该第一引导杆(21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感测触头(1221)施加有朝向待测轴类零件的偏压力的第一弹性元件(1223);
所述第二感测单元(12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柱(22)两侧且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二感测触头(1231)和第二止挡部(1232),所述第二感测触头(123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柱(22)的第二引导杆(221)上,在该第二引导杆(22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感测触头(1231)施加有朝向待测轴类零件的偏压力的第二弹性元件(1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类零件的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1)包括支撑座(14),该支撑座(14)的后侧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直座(102),所述支撑座(14)的顶侧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待测轴类零件的底端,所述支撑座(14)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直座(102)的座体(15)和设置于该座体(15)顶面的支撑件(16),该支撑件(16)设置有可旋转的下顶尖(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轴类零件的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座(102)上固定设置有偏压件(17),该偏压件(17)抵触于所述支撑件(16),以对所述下顶尖(161)施加径向的偏压力;
该手动齿槽跨棒距测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座体(15)的限位机构(18),该限位机构(18)具有用于包围所述下顶尖(161)的限位孔(181),所述限位机构(18)的限位孔(181)在径向方向弹性地包围所述下顶尖(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64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