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134.1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超;张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亚超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0;B60H3/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宫秀秀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载 空调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包括壳体、刮除装置和集尘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刮除装置包括刮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刮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刮板沿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刮除过滤板表面的灰尘;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所述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箱和阀门,所述集尘箱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集尘箱与所述集尘槽通过出尘口连通,所述阀门固定连接在所述集尘箱上且位于所述出尘口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具有方便清除过滤板上灰尘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车内空气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一直是国家以及人们提倡环保方式之一,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般人们都会推崇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方式之一,但是,北方的冬天,室外干燥寒冷,在开车时,为了不被冻感冒,一般驾驶员都会选择将汽车的车窗关闭,将汽车内的空调开启,但是,有些汽车往车内输送的热气是来自于发动机上的热量,最后被输送至汽车的内部,这些被输送的空气中,一般夹杂着许多空气杂质以及灰尘,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车载空调内安装过滤除尘板,来将灰尘以及PM2.5给过滤。
但是,目前的过滤除尘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上积累的灰尘也就越多,久而久之,待除尘板上的灰尘超过负荷,便不能有效的去除吸附空气中的杂质以及灰尘,灰尘就会进入车厢内,此时,一般人们会将车内安装一个空气加湿器,利用水的吸附能力将空气中的灰尘随水的重量给降落下去,但是,这样长期使用,会使车内的湿度变大,久而久之,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旨在解决车载空调过滤板上灰尘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车载空调过滤板刮除装置,包括壳体、刮除装置和集尘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刮除装置包括刮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刮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刮板沿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刮除过滤板表面的灰尘;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所述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箱和阀门,所述集尘箱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集尘箱与所述集尘槽通过出尘口连通,所述阀门固定连接在所述集尘箱上且位于所述出尘口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壳、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齿轮带,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外,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齿轮沿所述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齿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齿轮带连接,所述刮板与所述齿轮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无刷电机。
优选地,所述刮板与所述壳体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刮板上的滑块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集尘箱通过卡接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集尘箱设置的卡接块和壳体上设置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适配。
优选地,所述集尘箱内还设置有吸尘风扇,所述吸尘风扇用于吸取所述集尘槽中的灰尘。
优选地,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板接触一侧设置有毛刷。
优选地,所述集尘槽的为锥形槽,所述出尘口位于所述集尘槽的槽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亚超,未经赵亚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