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9538.9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点双;李申申;李忠;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陆井玉;曾晨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底板(1),所述电池底板(1)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安装有N个电池模组(12),N个所述电池模组(12)按次序排布;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
控制器从板(2),所述控制器从板(2)的数量为N-1,且与第2-N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器从板(2)与对应所述电池模组(12)连接,且所述控制器从板(2)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控制器从板(2)通过板间线束(3)连接;
控制器主板(4),包括主板本体,所述控制器主板(4)安装在第1个所电池模组(12),所述控制器主板(4)用于采集第1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主板(4)通过板间线束(3)与第2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控制器从板(2)电连接;第i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控制器从板(2)与第i+1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控制器从板(2)通过所述板间线束(3)电连接;其中,i为2到N-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12)内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
所述控制器从板(2)包括从板本体(21)和信号线束(22),所述信号线束(22)的一端集成在所述从板本体(21)上;
所述信号线束(22)包括第一软质绝缘板(221)、设置在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内且相互绝缘的多根第一导线单体;
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为长条形,且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镍片(222),所述第一镍片(222)凸出于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的外周;多个所述第一镍片(222)与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单体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镍片(22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线单体连接;
所述第一镍片(222)与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电池单体对应,所述第一镍片(222)被设置为用于获取对应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设有第二软质绝缘板,所述第二软质绝缘板内设置有多根相互绝缘的第二导线单体;
所述第二软质绝缘板为长条形,且所述第二软质绝缘板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镍片,所述第二镍片凸出于所述第二软质绝缘板的外周;多个所述第二镍片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线单体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镍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线单体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单体远离所述第二镍片的一端集成在所述主板本体上;
所述第二镍片与第1个所述电池模组(12)上的所述电池单体对应,所述第二镍片被设置为用于获取对应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远离所述从板本体(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223),所述定位孔(223)被设置为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电池模组(12)上定位凸起配合,以实现对于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的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从板(2)还包括壳体(23),所述壳体(23)由PCB板制成,所述壳体(23)开口的内边沿处设有用于与所述从板本体(21)卡接的卡扣(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上还设有条形凸台(232),所述条形凸台(232)被设置为用于压紧对应的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以提高所述第一软质绝缘板(221)耐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5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