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3789.6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川;郑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dts 分布式 测温 系统 定位 精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其中数据采集卡包括:ADC模块、FPGA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其中ADC模块连接APD光电转模块,ADC模块由FPGA模块配置;ADC模块的采样时间为T0;脉冲光源每隔时间T产生一组触发信号,共连续产生m组触发信号;FPGA模块还连接一个延时模块,延时模块接入触发信号并对其进行延时,对第x组触发信号的延时为(x‑1mod n)*T0/n,其中n为定位精度提高倍数,经过延时的触发信号接入FPGA模块,FPGA模块根据触发信号对ADC进行配置,在每个触发信号周期内,ADC模块完成一组光缆温度数据采样;FPGA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拼接,并将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延迟芯片可以将采样起点偏移,从而增加采样点位,不使用高速ADC的条件下,通过软件配置,提高了采样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TS分布式测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供其定位精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DTS系统,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行业、安防行业。其优良的分布式测温特性,解决了业内的许多痛点,诸如,热力管道泄漏、隧道火灾报警、楼宇火灾报警、动力线缆载流量……DTS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分布式测温,比如,将一根10km的光缆接入DTS设备,DTS设备可以测试这10km光缆的任何一个位置的温度。但是,光缆上的温度信息要经过数据采集卡的处理,就不会是任何位置了。比如,采样速度为100MSPS的数据采集卡,只能每隔1m测一个温度点。也就是说,前面所述的10km的光缆,DTS实际只能测出第1m、2m、 3m……9999m、10000m处的温度信息,测不出中间位置的温度信息,比如1.5m、1.8m。
现在行业上,对上述的参数的要求已经逐步提高了,希望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测温。这样的话,就需要将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在当前的方案中,提高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速度的核心是选用更高速度的ADC芯片。这样做,会成倍提高数据采集卡的成本,且需要从国外进口,有禁运风险,供货不稳定。现在亟需一种低成本、供货稳定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提高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其中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包括脉冲光源、WDM波分复用模块、APD光电转化模块、数据采集卡以及探测光缆,所以脉冲光源连接WDM波分模块,WDM波分复用模块还连接探测光缆和APD光电转化模块,APD光电转化模块连接数据采集卡;
其中数据采集卡包括:ADC模块、FPGA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其中ADC模块连接APD 光电转模块,ADC模块由FPGA模块配置;ADC模块的采样时间为T0;
脉冲光源每隔时间T产生一组触发信号,共连续产生m组触发信号;
FPGA模块还连接一个延时模块,延时模块接入触发信号并对其进行延时,对第x组触发信号的延时为(x-1mod n)*T0/n,其中n为定位精度提高倍数,m大于等于n,x-1mod n表示x-1除以n的余数;
经过延时的触发信号接入FPGA模块,FPGA模块根据触发信号对ADC进行配置,在每个触发信号周期内,ADC模块完成一组光缆温度数据采样;
FPGA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拼接,并将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延迟芯片可以将采样起点偏移,从而增加采样点位,不使用高速ADC的条件下,通过软件配置,提高了采样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采集卡的采样原理;
图2为触发信号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