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0883.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闫伟国;郎贤明;傅国英;王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16C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压缩机 供油 机构 | ||
本发明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涉及变频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缩机曲轴与干摩擦轴承间供油结构。本发明下支撑固定装于压缩机壳体的下部内,用于对压缩机曲轴的轴向约束;曲轴的轴心加工有曲轴主油路;曲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供油机构;曲轴通过干摩擦轴承装于下支撑的轴孔内;吸油管组件装于曲轴的底部,并与曲轴内的曲轴主油路相通;齿轮容积泵内转子与齿轮容积泵外转子构成齿轮容积泵,装于曲轴的下部;齿轮容积泵外转子固定不动,齿轮容积泵内转子随曲轴转动,将润滑油从油池通过吸油管组件泵给到曲轴主油路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现有变频压缩机油孔设计空间小,存在低转速时供油量过大,高转速时供油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涉及变频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缩机曲轴与干摩擦轴承间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压缩机主要通过电机带动曲轴驱动涡旋盘运转,主轴轴承多选择干摩擦轴承,也有部分大排量涡旋式定速压缩机选用深沟球轴承。涡旋式变频压缩机主轴轴承多采用干摩擦轴承,共三处,分别位于下支撑处、上支撑处及动涡旋处。主轴与轴承间需要进行充分的润滑,以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
为了使主轴与轴承间充分润滑,现有的压缩机均采用主轴侧油孔的供油方式,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轴与轴承间润滑问题。
现有结构技术的不足是:针对变频压缩机,主轴油孔孔径及高度固定不变,供油量仅与转速有关,为保证在常用转速下运转时工作能效,油孔设计空间小,存在低转速时供油量过大,高转速时供油不足的问题,且未能有效解决。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变频压缩机油孔设计空间小,存在低转速时供油量过大,高转速时供油不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本发明主要利用在曲轴上增设供油机构,对干摩擦轴承与主轴间进行润滑,从而实现根据转速的不同,而达到进行不同油量供给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变频压缩机供油机构包括:曲轴、齿轮容积泵内转子、吸油管组件、下支撑、齿轮容积泵外转子、干摩擦轴承及供油机构;
进一步地,下支撑固定装于压缩机壳体的下部内,用于对压缩机曲轴的轴向约束;
进一步地,曲轴的轴心加工有曲轴主油路;曲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供油机构;曲轴通过干摩擦轴承装于下支撑的轴孔内;
进一步地,吸油管组件装于曲轴的底部,并与曲轴内的曲轴主油路相通;
进一步地,齿轮容积泵内转子与齿轮容积泵外转子构成齿轮容积泵,装于曲轴的下部;齿轮容积泵外转子固定不动,齿轮容积泵内转子随曲轴转动,将润滑油从油池通过吸油管组件泵给到曲轴主油路中。
进一步地,供油机构包括:卸油销、弹簧和曲轴辅油路;
进一步地,曲轴辅油路径向设置于曲轴上,与曲轴主油路相通;
进一步地,弹簧装于曲轴辅油路内,其一端固定于曲轴辅油路内的外端;
进一步地,卸油销浮动装于曲轴辅油路中,位于弹簧的内侧。
进一步地,供油机构应用于下支撑与上支撑处,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及干摩擦轴承的具体特性,调整卸载销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来控制曲轴辅油路的供油量。
进一步地,供油机构应用于不与干摩擦轴承接触的非供油路径,用以减少上支撑处的供油量,从而避免润滑油的过量回流,而被气流带离压缩机本体,造成压缩机缺油或吐油量大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0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