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管锉自动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7533.4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得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5/42 | 分类号: | A61C5/42;B23P21/00;B05D1/26;G01B11/08;G01B11/26;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410221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管锉 自动 生产工艺 | ||
1.一种根管锉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锉柄、锉体和胶套上料:设置工作台(1)、旋转组件(2)、压合组件(3)、点胶组件(4)、转运组件(5)、上料组件(6)、下料组件(7)和检测组件(8);所述旋转组件(2)、上料组件(6)、下料组件(7)和检测组件(8)均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且压合组件(3)、点胶组件(4)、转运组件(5)、上料组件(6)、下料组件(7)和检测组件(8)沿旋转组件(2)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转运组件(5)、点胶组件(4)和压合组件(3)均安装在旋转组件(2)上,所述上料组件(6)包括锉体上料部件(61)、锉柄上料部件(62)和胶套上料部件(63),所述锉柄上料部件(62)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锉柄上料部件(62)的输出端与旋转组件(2)相对接,所述锉体上料部件(61)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锉体上料部件(61)的输出端位于转运组件(5)的正下方,所述胶套上料部件(63)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胶套上料部件(63)的输出端与转运组件(5)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旋转电机(21)、转动齿轮(22)、转动台(23)、限位块(24)和支撑台(25),所述支撑台(25)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台(23)安装在支撑台(25)的顶部上,所述转动台(23)的外壁设有沿周向等距离设置的若干个置物槽(231),所述限位块(24)呈C形状结构且套设在转动台(23)外壁处,并且限位块(24)的内径大于转动台(23)的外径,所述限位块(24)的底部与支撑台(2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台(23)顶部中心处设有转动槽(232),并且转动槽(23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块(233),所述转动齿轮(22)安装在转动槽(232)内且转动齿轮(22)与凸块(233)啮合,所述旋转电机(21)安装在支撑台(25)内,并且旋转电机(21)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22)固定连接;
所述下料组件(7)包括两个抓取部件(71)和两个置物框(72),两个所述置物框(72)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上,并且两个置物框(72)呈平行排列,两个所述抓取部件(71)均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并且两个抓取部件(71)呈竖直平行排列,每个所述抓取部件(71)包括底座(711)、第一机械臂(712)、第二机械臂(713)、换向电机(714)、第一伸缩气缸(715)、第二伸缩气缸(716)、调节杆(717)、滑动块(718)、固定块(719)和抓取气夹(7110),所述底座(711)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上,所述换向电机(714)安装在工作台(1)内,并且换向电机(714)的输出端与底座(7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712)的一端与底座(7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712)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杆(717)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第一伸缩气缸(715)安装在第一机械臂(712)的一侧壁上,并且第一伸缩气缸(715)的输出端与滑动块(718)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718)套设在调节杆(717)上,所述第二机械臂(713)的一端与第一机械臂(7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7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械臂(713)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机械臂(713)的另一端与固定块(719)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16)安装在固定块(719)的底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16)的输出端与抓取气夹(7110)固定连接;
所述点胶组件(4)包括支撑架(41)、搅拌台(42)、供料筒(43)、连接管(44)、顶动气缸(45)、搅拌电机(46)、搅拌轴(47)、搅拌盖(48)和点胶筒(49),所述搅拌台(42)的底部与支撑台(2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供料筒(43)安装在搅拌台(42)的顶部,所述搅拌台(42)的侧壁一支撑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动气缸(45)安装在支撑架(41)的另一端,并且顶动气缸(45)的输出端与点胶筒(4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44)的一端安装在供料筒(43)的侧壁上,并且连接管(44)的另一端安装在点胶筒(49)的侧壁上,所述搅拌盖(48)套设在点胶筒(49)的顶部,所述搅拌电机(46)安装在搅拌盖(48)的顶部,所述搅拌轴(47)位于点胶筒(49)内,并且搅拌轴(47)的一端与搅拌电机(4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7)的外壁上安装有沿周向等距离分布的若干个搅拌桨(471),所述点胶筒(49)位于其中一个置物槽(231)的正上方;
所述转运组件(5)包括转运台(51)、丝杆滑台(52)、U型块(53)、活塞气缸(54)、固定架(55)和两个夹取气夹(56),所述转运台(51)的底部与支撑台(2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滑台(52)安装在转运台(51)的一侧壁上,所述U型块(53)安装在丝杆滑台(52)的移动端上,所述活塞气缸(54)安装在U型块(53)内,所述固定架(55)的一端安装在U型块(53)的底壁上,并且固定架(55)的一端与活塞气缸(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取气夹(56)分别安装在固定架(55)的两端,所述转运台(51)的顶壁上设有胶套槽(511),所述胶套槽(511)内设有定位孔(512);
所述压合组件(3)包括压合架(31)、U型架(32)、微型电机(33)和压合气夹(34),所述压合架(31)的底部与支撑台(2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32)安装在压合架(31)的底壁上,所述微型电机(33)安装在U型架(32)内,所述压合气夹(34)安装在U型架(32)底部,并且微型电机(33)的输出端与压合气夹(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合气夹(34)位于其中一个置物槽(231)的正上方;
所述检测组件(8)包括激光传感器(81)、滚珠丝杆(82)、检测架(83)、伺服电机(84)、检测台(85)、喷漆头(86)和色彩传感器(87),所述检测台(85)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上,所述伺服电机(84)安装在工作台(1)内,并且伺服电机(84)的输出端与检测台(8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台(85)设有检测腔(851),所述检测架(83)底部与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架(83)的侧壁上安装有滚珠丝杆(82),所述滚珠丝杆(82)的移动端上安装有激光传感器(81),所述色彩传感器(87)安装在检测架上(83),所述喷漆头(86)安装在工作台顶部;
当需要组装根管锉时,首先将锉柄(9)放置于锉柄上料部件(62)上,锉体(10)放置于锉体上料部件(61)上,胶套(11)放置于胶套上料部件(63)上,当锉柄(9)通过锉柄上料部件(62)的输送作用移动至转动台(23)的置物槽(231)内,在旋转电机(21)的驱动下带动转动齿轮(22)转动,同时,与转动齿轮(22)啮合的转动台(23)同步旋转,便于锉柄(9)的后续组装作业;
步骤2.锉柄的组装槽内滴胶:然后,当锉柄(9)移动至点胶筒(49)正下方时,通过顶动气缸(45)的拉伸作用,从而使适量的胶水滴落至锉柄(9)的组装槽内;
步骤3.锉体穿入胶套内:当工件移动至夹取气夹(56)正下方时,夹取气夹(56)在丝杆滑台(52)的滑动活动下可将锉体上料部件(61)中的锉体(10)转运至转运台(51)上,同时在胶套上料部件(63)的输送作用下,胶套(11)整齐排列在胶套槽(511)内,并且为首的胶套(11)的中心孔处与定位孔(512)相对齐,夹取气夹(56)上的锉体(10)在活塞气缸(54)的驱动下,向下插入至胶套(11)的中心孔处,并向定位孔(512)内继续延伸,直至锉体(10)与胶套(11)固定吻合;
步骤4.锉体与锉柄自动组装:然后,另一夹取气夹(56)会夹起与胶套(11)固定好的锉体(10)移送至转运台(51)上的锉柄组装槽上,完成初步的组装,当工件移动至压合气夹(34)的正下方时,压合气夹(34)会夹住锉体(10),同时在微型电机(33)的驱动下带动压合气夹(34)对锉体(10)进行扭转,使得锉体(10)与锉柄(9)组合的更加紧密,完成根管锉的自动组装;
步骤5.将根管锉夹取至检测组件处:根管锉组装完成后,抓取部件(71)的底座(711)在换向电机(714)的驱动下转向至转动台方向,调节杆(717)在第一伸缩气缸(715)顶动工作下,在第二机械臂(713)上向上滑动,使得第一机械臂(712)向前延伸,夹取气夹(7110)在第二伸缩气缸(716)的驱动下定位至根管锉的夹取处并将根管锉夹取至检测组件(8)处;
步骤6.对根管锉的锉柄进行涂漆:当机械臂将组装完成后的根管锉移送至检测台(85)内的检测腔(851)中时,通过伺服电机(84)驱动带动检测台(85)转动,使得检测腔(851)内的根管锉同步转动,同时激光传感器(81)在滚珠丝杆(82)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在根管锉转动的同时,喷漆头(86)对锉柄(9)进行涂漆;
步骤7. 对根管锉的颜色,锥度和直径进行自动检测:与此同时,激光传感器(81)对根管锉的锉体(10)的锥度和尺寸进行检测,色彩传感器(87)对根管锉的锉柄(9)和胶套(11)的颜色进行检测;
步骤8.根管锉自动下料:因两个抓取部件结构(71)相同,同理,当根管锉检测喷漆完成后,另一抓取部件(71)会将根管锉夹起,根据检测结果将根管锉放置进良品框或次品框,完成了自动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管锉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锉体上料部件(61)、锉柄上料部件(62)和胶套上料部件(63)均为物料振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得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得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5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