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7434.6 | 申请日: | 202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韩伟;赵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4;H05K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聂永旺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封装 外壳 体式 插座 及其 加工 方法 | ||
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金属壳体的壳体部分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安装有接触件,所述金属壳体的壳体部分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凹槽的内部底层连通形成电镀液交换通道;本发明具备金属封装外壳的保护属性,同时因为融入了微矩形密封连接器结构,可以实现与相应插头的对插功能,可以实现芯片固定、信号传输等功能。因为没有传统的焊接工艺,在可靠性和便利性上有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T/R组件外壳通常为微矩形密封连接器、射频连接器等与金属封装外壳焊接的形式,封装单位厂家需要单独定制连接器和金属封装外壳,因为连接器厂家与金属封装外壳厂家不一致,焊接过程中极易因为零部件工艺的差异而产生缺陷。且因为焊接工艺涉及加热、涂助焊剂、清洗助焊剂等多道工序,过程繁琐且容易带来新的问题,不能适应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金属壳体的壳体部分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安装有接触件,所述金属壳体的壳体部分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凹槽的内部底层连通形成电镀液交换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内端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插槽之间形成止挡面;所述接触件的尾端固定于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孔内均嵌入有一个玻璃密封套,所述接触件的内端贯穿于玻璃密封套且延伸至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外端开口、内端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孔与螺孔分布于同一侧面,所述第一导流孔位于所在侧面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底面开设向上延伸的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螺孔呈T字形相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安装槽和位于底部的电路组件安装槽,所述盖板安装槽的面积大于电路组件安装槽。
基于金属封装外壳的一体式插座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壳体加工:
切割出所需尺寸的长方体毛坯件;
通过数控车床在毛坯件的内部加工出凹槽;
在毛坯件的侧面开出插槽,再在插槽的两侧对称开设出螺孔,在螺孔的所在侧面端面开出第一导流孔,第一导流孔与凹槽的内部底层连通;在毛坯件的底面由下向上开出第二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应与螺孔垂直连通;
S2、接触件加工:接触件由刚性插管和尾部焊杯组成;
S3、预装配:
在每个接触件上均套装上玻璃密封套;
将接触件连通玻璃密封套一同装入到插槽内,玻璃密封套进入到插槽尾端的定位孔内;
S4、熔封固定:
将预装配好的金属壳体整体送入到链式隧道炉内;
在瞬时高温作用下,玻璃密封套将接触件熔接在定位孔上;
S5、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